当前位置:零点看书>科幻小说>唐朝那些事儿> 第34章 【大梁帝国】

第34章 【大梁帝国】(1 / 5)

(∑)等一大波人回到大梁后此处为一大波,非一大波,已经是第二年春天的事了.这时候,战火已经烧到了郓州濮州一带.敬翔再次上书道:"国家连年战败,疆土一天比一天小了.

陛下却久居深宫之中,与您谋划的都是一些不学无术的玩弄之臣,他们怎么会知道国家大事怎么安排

先帝在世时,拥有河北的广大地盘,亲自带领各路名将,都不能消灭晋国.现在敌人已经打到郓州了,而陛下好像还是不太在意的样子.

臣听说李亚子继位以来,已经十年,每次征战,都是冲锋陷阵,时刻战斗在第一线.

就拿刚刚发生的杨刘之战来说,他也是背负着攻城用的束薪身先士卒,所以才能一鼓作气攻下城池.

陛下却儒雅斯文,从容不迫,只派遣贺瑰和他对抗,却希望能把强敌驱退,我看恐怕是不太可能的.陛下应该广泛地询问老臣们,看看还有什么别的好办法,要不然,我看必将亡国.

臣虽然驽钝怯弱,但过也受过国家的厚恩,陛下如果缺乏人才可用的话,我请求让我到边境上效力."

敬翔,今陕西大荔县人,字子振,年轻时就聪明过人,反应灵敏.他酷爱书,擅长做文章,人称少年英才.

像很多书人一样,敬翔也在唐末赶赴长安参加了科举考试.结果却名落孙山.

或许他还想回家复复后再次前应试,但黄巢却给他希望的小火苗上浇了一盆凉水,这时起义军打到了长安.

乱世之中.敬翔只好远赴他乡,暂寻出路.榜上无名,脚下有路,敬翔到了汴州,投靠同乡王发,王发当时在朱温手下任职.

可王发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将他引见给朱温,敬翔并未怨天尤人.而是就地发挥自己的专长,替军营中一些不识字的将士代写书信奏章.

敬翔的文笔流畅优美.通俗易懂,很受官兵喜爱,有时他写的一两句话竟被当做警句在营中广泛流传,

小兵们每天没事干的时候总是捧着一本虚在那里狂背.上一看,上面赫然写着:敬翔语录.是金子终会发光的,机遇女神终于降临到了敬翔的头上.

朱温经常听到平时看起来愣头青一个的大老粗说话奏事总能蹦出一两句经典名言,很是奇怪,私下一打听,才知道是部下王发的同乡所写,便对他说:"听说你有位很有才的老乡,你带他来让我见见."

见到敬翔,朱温便问他:"我知道先生很精通《春秋》大义.我现在也有些根基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