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铁血大民国> 第 835 核炸弹吓不倒苏联人民 十

第 835 核炸弹吓不倒苏联人民 十(1 / 7)

刚刚投入现役的,绰号为“猎豹”的d型坦克歼击车的大功率柴油机所发出的巨大轰鸣声震动着大地,这种放大版的追猎者拥有45吨的战斗全重,装甲防护水平远远超过了之前名动一时的追猎者,还有一门52倍口径的88mm反坦克炮足以打爆这个时代最坚固的坦克,可以说是华军装甲部队里面用来一锤定音的利器。不过现在却有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在得到了施剑飞和田宇晨的报告之后,郭松龄立即命令驻扎在前线的两个装甲掷弹兵师向苏军阵地发起进攻。可是当气势汹汹的几十辆d型坦克歼击车引领着几千名乘坐履带式装甲车前进的掷弹兵出现在苏军一线阵地前面的时候,却只有为数不多的苏联红军官兵在那里恭候,而且还在第一时间打着白旗,高举着双手走出阵地,每个人的眼光里面除了痛苦麻木,就是一种如释重负的情绪。

一次规模堪称是会战,但激烈程度连中等规模的战役都比不上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战役”就这样糊里糊涂拉开了序幕。

当战役开始的时候,驻守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一线的苏联红军,账面上是第56、第57、第59、第61、第63、第64等六个集团军以及一个要塞师。不过其中的第56集团军和第57集团军在4月1ri的核爆炸中伤亡惨重,完全失了战斗力,第64集团军则前后经历了两次核爆。虽然靠近核爆中心有一定的距离,但损失仍然是非常惨重的,那个要塞师则在第二次核爆中全军覆没。

不过余下的第59、第61、第63等三个集团军还大致完好。大部驻守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东面的筑垒地域,拥有连绵横亘,如蜘蛛网一样密集的防御工事。包括反坦克壕沟、反坦克火力据点、防炮工事、雷区、铁丝网和鹿砦一应俱全。在稍微靠后一点的地方还部署了15个师级炮兵团阵地,拥有多达500余门各种口径的压制火炮。在几道步兵防线上面,还配置了数百门45mm和76.2mm反坦克炮,以及不计其数的机关枪、迫击炮和其他轻重武器。如果在两次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核爆炸之前,华军想要突破眼前这些绵密的防御工事。只怕要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

不过现在,进攻的中国装甲掷弹兵们居然有一种长剑空利的感觉,除了在突破苏军第一道防线前的雷区遇到一点小麻烦以为。后面的攻势只能用势如破竹形容。短短一个上午就接连突破了三道防线,行尸走肉一般的苏军战俘排着队在少量国防军官兵的押送下走向战场东面临时设立的战俘营,缴获的武器弹药已经堆积如山,对于其中最廉价的莫辛.纳甘步枪。国防军官兵都懒得搬运。干脆就用装甲车的履带把它们压碎了事。

在华军发动进攻之前,苏军的指挥系统看来已经完全瘫痪了,大规模有组织的抵抗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