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铁血大民国> 第 699 钢铁的碰撞 七

第 699 钢铁的碰撞 七(1 / 6)

西伯利亚铁路沿线,雅科夫列维奇火车站周围。

茂密的大森林边缘,大队大队的苏军士兵正埋着头好像疯了一样拼命干活,用手里的工兵铲在挖掘战壕。这里的苏军无疑也是精锐,看他们挖战壕的速度和高昂的士气就知道不好对付了。虽然世界革命的行情很不看好,苏联领土也正在遭受帝国主义的入侵,但是这些红军正在挖掘战壕的红军士兵却在政工干部的带领下,高唱起了《国际歌》。这首鼓舞了全世界无数劳动者起来同资本家和反动当局斗争的歌曲,也是现在苏联的国歌。激昂雄壮的曲调由二十万高大强壮的俄罗斯男儿唱起来,还真有几分慷慨悲歌的意思。

而这里的二十万红军将士的士气也不单单来源于《国际歌》,至少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这个巴甫洛夫集群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在占领了雅科夫列维奇火车站后,下乌金斯克的31个中国师(实际上有36个师)的后路已经被截断了!至少从地图上看,这支人数最起码有50万的华军精锐主力已经被苏联红军包围了!当这个消息传到莫斯科,托洛茨基立刻就下达最高指示,晋升巴甫洛夫为一级集团军级指挥员(红军最高军衔),同时还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了规模盛大的祝捷酒会,《真理报》和塔斯社也对下乌金斯克反击战进行了长篇累牍的报导,称这场反击战将狠狠打击中国修正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彻底扭转东线战场的不利局面,是苏联卫国战争走向胜利的开始云云。

官升一级的巴甫洛夫却没有托洛茨基那么“乐观”(其实托洛茨基也不见得有多么乐观,只是他太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国民士气了),他知道形势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好。因为下乌金斯克的50万华军精锐一点都没有“被包围”的觉悟,还在全力猛攻当面的苏军,那里可有4000多辆坦克、强击火炮、2000多门大炮,天空中还有2、3000架飞机助战!最让人苦恼的是。现在这段时间还没有“夜晚”,西伯利亚的白夜让华军的空优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下乌金斯克城已经被华军飞机炸成一片废墟,通往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铁路线已经被炸断。

所以乌达河两岸的一百多万苏联红军同样处于后勤中断的状态,而且还被数量不足他们一半的中国人往死里揍!这场战役的结果似乎就要看是苏军先耗尽补给,还是华军先弹尽粮绝了。不过巴甫洛夫心头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自己的成功偷袭,没准就是对方的一个圈套吧?因为没有自己的成功偷袭。现在图哈切夫斯基一定已经命令部队撤退了。可是现在图哈切夫斯基却不得不选择坚持到底……因为围歼50万华军精锐装甲部队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任谁也不肯轻易放弃。因此图哈切夫斯基通过电波命令巴甫洛夫集群在科夫列维奇火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