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铁血大民国> 第695 钢铁的碰撞 三

第695 钢铁的碰撞 三(1 / 5)

1934年7月13日,下午5点30分。

望着正下着绵密细雨的昏暗天空,图哈切夫斯基长长舒了口气。这场降雨已经持续了6天,最新的天气预报说还能再维持几天,至少在下乌金斯克反击战开头的两到三天里是用不着担心中国人的飞机了。“请哈列普斯基同志到我这里来一下,还有,巴甫洛夫同时如果有报告送来必须立即交给我。”

图哈切夫斯基已经接管了东方面军的指挥权,他准备亲自指挥关系到苏维埃祖国前途命运的下乌金斯克反击战,而这场反击战打响的时间就是今天晚上。由于高纬度地区在夏季特有的白夜现象,所以这段时间西伯利亚地区的夜间并不是完全黑下来,而是黄昏连着黎明,如果不下雨的话,中国人的飞机一天24小时都能上天,好在这次老天帮忙。随着进攻时间一分一秒的临近,一辆辆用挂满树叶的伪装网精心伪装起来的坦克和强击火炮,从树林中的隐蔽地开出,大批的步兵也在军官的口哨和呼喝声中开始集结,从下乌金斯克城内一所废弃的东正教堂的塔楼上向东望,无数的苏军官兵和战车,正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进出发阵地。

战场其实就是一所最好的军事学校,而敌人就是最好的老师。这两年来,交战双方都在从对方身上汲取经验和教训。中德两国的陆军学会了苏联的大纵深突击战术,而苏联红军的坦克部队不仅学会了中德两国“机械化步兵战术”,还仿造出了苏联版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su-75。

这种武器是在法国雷诺公司和施耐德公司的工程师帮助下,用法国版追猎者为蓝本改进而来的。当然这个改进的意思并不是越改越好,而是根据苏联糟糕的重工业技术水平进行改进,最后造出来的su-75就是一个傻大笨粗版的追猎者,在火炮、装甲、速度等主要指标同法德中三国的追猎者几乎完全一样的情况下,苏联的su-75强击火炮的战斗全重超过了20吨,马力也增加到了200匹。体积更是大了一圈。不过苏联的坦克兵和坦克部队指挥官们对这款su-75是喜欢到了极点,恨不得把他们手中的t-28和su-76(用t-28的地盘开发的强击火炮)统统换成su-75。可惜su-75的数量还是不够多,虽然现在苏联的坦克工业已经停产了t-26、t-28和su-76,集中力量生产su-75,但还是来不及在短期内替换掉所有的t-28和su-76。

所以在东方面军下属的15个坦克军里面,su-75的总数不过1065辆,其中的600辆给了巴甫洛夫。现在能用于攻击华军正面战线的su-75不过465辆。而且这个数字还包括了在修装备。因此下乌金斯克正面战场的装甲突击力量还真有些不大够用。

担任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