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科幻小说>香江之东方崛起> 第二十章、校园青春报

第二十章、校园青春报(1 / 3)

左明飞的第一桶金就是做的校服生意,现在办报纸他还是打算先从学生入手。学生的钱可以说是最好赚的,但是,前提是你别忽悠他们,不然更容易引火烧身。当然,也有他想借这股风把自己家的服装捧起的因素。不过,他的目标高的很,他可是想弄出一条产业链来,一条专门制作品牌的产业链。后世这些链条都在西方国家手里,时代周刊那是杠杠的,好莱坞通吃全球,nba、欧冠等其他职业赛就太多了。

其实中国是可以搞个乒乓球、羽毛球、跳水职业联赛什么的,不知道当局怎么想的。就说乒乓球,这可是撬动大球的国球。不要说不一定会受欢迎,这都是借口,20年前中国有多少人知道nba。

至于对于员工的看法他并不怎么在乎,他们又不能咬自己一口。到时候报社盈利,他们的收入增加就是最好的回答。别看他平时很温和,他其实就是个骨子里自视甚高的独裁者。

现在香江的中产阶级报纸有明报,星岛日报。其中,明报以评论尖锐和文学作品称著,倪匡的卫斯理系列就是在明报上连载的;而星岛日报则以教育和地产新闻深入人心。低收入群体喜欢看东方日报,这也是东方日报在面临两位领导人先后出事之所以还能占据报业大亨的原因。因此它的内容相对低俗,以吸引人眼球。香江商报在精英阶层里的影响最大,它也是香江目前唯一能卖到珠三角的报纸,以“在商言商、港人报章,沟通两地、相得益彰”为办报宗旨,影响很大。

左明飞目前可没有本事在这些报纸的地盘杀出血路。人的消费惯性有时候是难以令人理解的,就是左明飞现在把报纸弄得很精美也不一定卖的出去。左明飞要想跳战他们至少要等到卖点出现的一个机会。不过也没必要,左明飞更喜欢在空白区抢地盘。

青春报要办好也不容易,不然的话就不会出现直到左明飞重生那一刻,大陆也没有出现有影响力的校园报这种现象啦。当然,有网络大时代,办报难度增加的原因,不过,更多的原因是缺乏内容。

原时空1990年,香江就出现过一本以香港青少年为主要阅读对象的杂志——《yes!》,由倪震与邵国华创办,创办初期的名字比后来少了一个感叹号。虽然杂志面向的群体主要是香港、澳门的年轻人,但《yes!》也透过不少地下的灰色渠道进入珠三角地区的报摊销售,即使售价高达20-30元人民币不等,《yes!》在内地仍不乏捧场客。

《yes!》除了陪伴不少热爱港台流行文化的年轻人成长,更见证着香港偶像史的变迁———从上世纪90年代的“玉女偶像”周慧敏、杨采妮、梁咏琪,到千禧年后的港产“土炮组合”twins、boyz,再到近年的“日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