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宋包三黑> 第二百四十章 公孙策

第二百四十章 公孙策(2 / 3)

给我们讲讲。”

“下边是讲一个猴子的故事,想听故事去找说书先生给你们讲。”老夫子自己看的入神,没有心思再和这些愚昧的人瞎聊,将他们打发走了。

老夫子自己看完故事心中很是痒痒,这个办报纸的人太不地道,故事讲一半来个且听下回分解,跟那些说书的人一个德行。看来明天还要早来领一份报纸,接着看下半截故事了。

这报纸的最后还有一段声明,意思是欢迎向报纸投稿,所投稿件一旦被采用,将付给一贯钱的报酬。老夫子想这道是好事,能将文章登在这报纸上到处传播扬了名,还有钱可拿,看来这个办报纸的还是个善人。

报纸上写着东京日报社的地址,老夫子想哪天自己也去试试,至少自己写的会比那篇都是大白话的文章要强。

至于报纸上提到了要招聘会写文章之人,待遇优厚,老夫子则没怎么关心,自己老了,已没有那个精力了。

老夫子对东京日报社的招聘不感兴趣,却有一人想要得到这个职位。这个人就是公孙策。

公孙策为庐州府人士,从小就有才名,被当地人称为神童,很小的时候就考中了秀才,这让公孙策对通过科举走上仕途充满了信心,可是造化弄人,这之后公孙策科举的道路却十分的不顺利,屡试不第,十几年过去了,公孙策已经二十五岁了,却还没有考中进士,成为大宋官员仍然没有希望。更为要命的是他这些年来一直醉心于科举,花光了家中的积蓄,到后来到开封参加考试没有得中后不但没有了回去的盘缠,连在开封住店的钱也没有了。只好借住在了开封城中的大相国寺,靠和尚的施舍过日子。

公孙策除了读书没有其他的技能。连给人家打工都没人要他,他想用自己的常识找个教书先生的职位,可人家看他是外乡人不放心,没有人愿意聘用他。

这种寄人篱下,靠施舍过日子的境况十分难熬。这时公孙策看到了报社的招聘启示,他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靠写文章养活自己也算是自食其力了。他相信报纸上那样的简单文章自己肯定能写。

公孙策拿着报纸,按照上面的地址找到了东京报社的所在。

公孙策到了报社之时正赶上包拯在那里赶稿子,这每天写一篇文章是很痛苦的事,听说有人来应聘包拯激动的不得了。终于有人可以将活接过去,自己不用事事躬亲了。

包拯出来见到公孙策,双方互通了姓名,包拯一下子就呆住了。“公孙策啊,跟了包拯一辈子的开封府主簿,小计诸葛智多星。历史上包拯的得力助手,他还真的又找来了。”

包拯尽量让自己显得十分淡定,不能有过激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