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宋包三黑> 第一百五十一章 制造刀枪

第一百五十一章 制造刀枪(2 / 3)

拯调到边境任职,丁谓却同样有办法给包拯挖坑。丁谓的话锋一转提到包拯在剿匪时所用的武器全部为他自己手下工匠所造,这些武器品质优良,因此剿匪才会取得胜利,这么好的武器光用于剿匪就可惜了,应当让包拯也为大宋的国防事业出一份力。

丁谓恳请皇帝批准让包拯扩建武器作坊,为边关生产刀枪。其他的大臣都用诧异的目光看着丁谓,这宰相大人这是怎么了,一个小小的知县也值得他亲自到皇帝面前称赞一番,莫不是这包拯是丁宰相的什么亲支近派。

不对呀,有记性好的大臣想起来了,丁宰相在不久前还参奏过包拯,这么短的时间内怎么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由对立面变成朋友了。这真让人看不透。

更让人看不透的是皇帝陛下,竟然毫不犹豫的同意了丁谓的建议。并下令各方全力支持包拯开办铁匠作坊,如有什么需要务必及时供给。在大家看来这充分体现了皇帝对丁宰相的信任。而皇帝内心中却不是这么想的,包拯这个人皇帝还是记得的。这些日子又有几批玻璃器物运了过来,被秘密送到边关的榷场卖了出去,皇帝的腰包马上鼓了起来,日子宽松了许多,这让皇帝的心情大好。丁谓说包拯能够制造好的武器这在逻辑上虽然有点儿牵强,能剿匪不见得就能制武器。可皇帝先入为主的就认为,包拯能烧出玻璃,制造出好点儿的武器应该问题不大。这又将是为大宋江山永固的一个助力。

丁谓一听皇帝的话可不愿意了,他本想在皇帝面前一忽悠,让皇帝给包拯派下这个活,然后想办法刁难,让包拯不能按期完工,好治包拯的罪,皇帝却来了个要各部门全力支持,那不成了给包拯凑功绩了吗,这怎么能行,一定要想个办法。

“陛下英明,我立即命三司派专人督办此事,另外兵器制造乃国之大事,片刻不得耽搁,先命包拯以两月为限制造精良刀枪各四千件,枪制造完成后立即运送边关,与边关将士交接。”丁谓始终表现的一副忠君爱国的样子。

“好,准奏。”皇帝很是满意,如果朝会上都是这样大臣提出附合自己心意的建议然后批准多好啊。

朝会在少有的一片祥和的氛围中结束了。许多人还在想这包拯是不是投靠了丁谓集团,今后会成为升起的一颗官场新星。

丁谓心中却不十分痛快,给包拯挖个坑怎么就这么难呢,幸亏自己及时的留下了后手,包拯想跳出丁谓的手心并不是那么容易。

丁谓在朝堂上力主三司派人帮助包拯实际上是为自己收拾包拯留下的口子,这人一定是要派的,不过派什么人,皇帝肯定不会过问,派出的人怎么帮包拯这就有学问了。

至于让包拯将制造好的刀枪直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