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国崛起1900> 第四百零五节 给朝鲜指个道儿

第四百零五节 给朝鲜指个道儿(1 / 5)

朝鲜的乱,比中国还要严重,严重的多。

他们也是有老派,新派,老派比中国老的多,朝鲜被日本吞并之前外国人送外号隐世之国,中国朝代更替频繁,明清换代把传统打的支离破碎,但是朝鲜却没有太大的变动,这么一个小国家,背靠中国始终保持了稳定,但却积压的腐气更深,转身更慢。

朝鲜老官僚在乡下势力庞大,大地主等乡下士绅抱着老思想,偏偏能量极大,因为认同他们的人很多。新派呢又很新,留学人员还是不少的,比如李承挽长期在美国活动。

在老派之中也有分化,有真正的传统儒释道的老夫子,还有融合了各种思想的东学党。在新派中,有大量的留日的,有旅欧的,有旅美的,有官派出去的,有自费出去的,还有李范奭这种逃到中国为了学习军事的热血青年。

这些派别根本就统属不起来,好在金九的个人威望足够高,所以还能在各方势力之间周旋,但是想做事真的太难了。

金九这个人曾经也是一腔热血,上台之后,十分强硬,朝鲜国王又不想管事,于是他大权独揽,开始几年很是杀了一批人,认为那是革命,然后开始做他认为是对的事,他有大把模仿的对象,曾经统治过朝鲜的日本就是一个。

金九模仿日本人,而且模仿的很彻底,但是有些过了。

日本做什么,他们做什么,日本搞纺织业,朝鲜也搞纺织业,日本搞造船业,朝鲜也搞造船业,日本搞殖产兴业,他也到处劝人投资办企业。

几年间朝鲜确实建立了很多企业,还借了不少外债借给这些企业,这几年在金九的推动下。朝鲜政府能找到的钱,都投进了事业,大有当年日本人搞实业的劲头。

没错,金九就是要跟日本人比上一比。所以日本有什么,朝鲜也要有什么,严重的跟日本产业重叠,为了保护他还出台许多措施,将东亚经济互助同盟规定的十个产业用到极限。纺织业、造船业、机器制造业几乎全被朝鲜拒之门外,都留给朝鲜的企业。

但是他失败了,开始几年还可以,替代了进口,可是很快就陷入困境之中,因为战后整个东亚都经济危机了,他们的造船厂没有订单,船队发展不起来,纺织品品质低劣,工厂管理混乱。裙带关系,反正见过的没见过的,什么毛病都有。

金九想都没想过搞个实业还能出这么多问题,想解决一下,但是哪一个都动不得,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各种风言风语,各种压力。

放弃也不行,那些老派人物,一看到你不行立刻就说那套不行。朝鲜跟别的国家不同,朝鲜就是要鸡鸣犬吠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就该小国寡民。搞什么工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