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八百八十二章 高原雄风(四)

八百八十二章 高原雄风(四)(1 / 11)

()单看史上的宋朝,经营河湟似乎是一条失败的举措,未对西夏形成包围圈,未利用河湟牧业形成一支强大的骑兵。相反,因为河湟反反复复,牵制了大量宋军。

因此有后人居然脑残地攻击王安石与王韶。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伐夏时,西路大军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为高遵裕与李宪的能力,还有种谔的私心,未让这个作用发挥出来。保守派的推翻一切,使朝廷对河湟或得或失,连政策都反复曲解了,况且骑兵。董毡阿里骨一直占据着湟州,小yin刀子使个不停,由是河湟反反复复。

故郑朗此次西上,正是为了一举夺下整个河湟,彻底将这个后患解除。还有,他还能执政好几年,这几年,民族问题能在他手上解决一部分,消除双方的隔阂,进一步使这里统治加强。若以后能顺利拿下西夏,没有西夏掣肘,河湟也就彻底归服了。

郑朗在调兵遣将,筹备物资武器粮食,王韶迅速西上,发生得很快,时间一久,有的人“反应”过来,高遵裕久围,不见音信,边境又奏木征与鬼章两路大军转入岷州,吴充进言请弃岷州。岷州一弃,洮州必失,朝廷打算开拓的川陕道西路也别想修筑了。不能怪吴充,苟和乃是士大夫的主流,并且他们对军事不懂,作为西府首相,不得不发言表态,因此说了这句奇怪的话。..

但吴充的发言,导致许多大臣纷纷上书,反对经营河湟,更反对郑朗亲自下去。不过赵顼与王安石头脑很清醒,只是赵顼听闻王韶率所带回京的五百轻骑,迅速由秦州入熙州。担心王韶轻易。

王安石说道:“王韶此行不为轻易。西贼在马衔山外。木征在宁河寨(香子城)左右,韶ri行秦熙境内,若贼入,必有烽火斥候。安能近韶?若防刺客之类,即五百人不为少。况又沿路城寨所收兵五六千人,何所惧而不进?”

郑朗南下时,仅有一百蕃骑作为侍卫。况且王韶有五百轻骑。郑朗所以出事,非是一百蕃骑不够,而是他轻进了,仅率着四名蕃骑,所以才出事的。否则不要多,带三十四名蕃骑,谁敢对郑朗下手?

兵贵神速,此战关健就是快。

王韶还听到一件消息,西夏派七千人伏于马衔山后,大军遥指结河川(结河堡东面的小河。亦指小河两边的川地),又与结河川额勒锦与布沁巴勒等部族眉来眼去。再往北去熙河两州交界的地方,马衔山以南是早就投降西夏的剡毛、鬼驴、耳金、星罗述等族,首领药熟还领着一个西夏的官职在身。西夏未必对吐蕃安着好心,但也不得不防他们两国联手。

因此,王韶西上后速度很快。

想法是不错的,郑朗看着情报略有些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