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四百五十八章 天长之战(下)

四百五十八章 天长之战(下)(1 / 5)

但这次逃亡,起义军的种种弊端尽显无疑。

宋朝也发生过起义,不少,只是在宋朝整体重视内治的大环境下,百姓并没有走到民不聊生的地步,规模皆不是很大,没有动摇到统治者的根本:最早一次大规模起义是李顺王小波,原因不是朝廷的压迫,而是朝廷实施茶法变革使中小茶商,包括李顺本人利益受到冲击,对政府产生不满,正好宋朝在四,立足时间不长,百姓怨恨王全彬的惨杀无辜,加上大股流民,这才产生浩大的声势。但因为提出均贫富的口号,使这次起义增加了不少分数。

方腊起义有正当的理由,让宋徽宗的花纲石弄得民不聊生,然而方腊的残暴导致百姓怨恨,最终失败。

王伦这次起义与统治者失误没有多大关系,尽管沂州官员做得不大好,可整体而言,统治者已经很努力,天灾让人怎么办?元昊入侵战不战,不能让元昊侵占陕西不管不问,最终亡国。

没有正当的理由,又缺少远大的雄心,居然一路南下,向宋朝最富裕的地区进军,流匪性质一露无疑。

流匪带到这次逃亡中。

什么叫流匪,也就是土匪,一是钱,二是女人,这二样都舍不得的:此次王伦军中也少不了,包括王伦本身,也掳来三四个如花似玉、的妹子,供他玩乐。军中掳来一百匹战马,全部载上女人与财富,影响了逃跑速度。

但是王伦没有注意,郑朗伪装得很好,一直将军队放在天长县城内,离他们逃亡路线最近的地方也有四十多里路。这么远,给了王伦安全感:

第二王伦出身于沂州宋沁,宋军以前是什么样子,郑朗很清楚的,最简单的一点,不太重视斥候工作,会派出斥候,会打听到自己来到天长,但不是很慎密。

而郑朗最重视的便是斥候:

并且他对军事一直很畏惧,尽管经过数次大战的洗礼,受了和世衡、狄青、张臣、王信等名将的薰陶,军事谋略失有长进,可心中一直很畏惧:这和畏惧是后世宅男心理对人命天然敬畏产生的。有着自信,让他带领这支军队镇压庞大的方腊军,没有这个胆量,或者镇压地形复杂的水泊粱山好汉与杨幺军,他也没有这个胆量。但镇压王伦一部二百余人,信心满满。

这是信心上的层面,实际中他很是小心的。

包括婷地形的选择,隐忍,还有斥候。

来到天长后,让江奎选了几个机灵的衙役,伪作为渔夫,故作捕渔,遥遥监注着王伦这一部军队的动静。

夜色来临,王伦带着手下,还有一百多匹马、驴子、骡子,押着大量掳来的钱帛,以及绑架采的四十几名妙龄少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