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三百章 打鸡

第三百章 打鸡(1 / 6)

一曲了,大家继续沉浸于美妙-的乐曲声中。

宜娘忽然问:“仅用瑟奏这首曲子,能不能奏好它?”

“会有难度,但技艺高超,也能弹好。”

“可如瑶琴?”

“不如,为什么非得用琴来比,如儒学,你无论怎么学,不会及我,但于音律上钻研,我又可能不及你。”

“奴那敢当?”

郑朗看了看宜娘,论长相,此女极是艳丽,肌肤赛似su雪,眼眸明亮动人,身段儿也好,除了一对小蛮腰外,也是丰ru肥tun,否则崔娴也不会瞧上她。

一身洁白的夏裙,更显得风姿绰约。郑朗眼睛一扫而过,淡淡说:“我分心的事务太多,不能专心,一旦不能专心,技艺必定会落下,若是精通者钻研,琴棋书画字诗赋,必然会有许多人超过我。”

有些惆怅,昔日为字而痴,也是字长进最快的时刻,那时嫌字长进不快,画长进不快,琴长进不快。后来才知道那段时光的可贵,如今字画琴没有多少长进,连硬雕技艺反落下来。除非抄袭!以新意胜人。

继续说:“三百六十行,只要不偷不抢,行行皆出状元,乐器也是一理,为什么最适合瑶琴弹奏的曲子非要用瑟来演奏?如那曲十面埋伏,用琵琶最好,用筝也可以,千万不能用琴,尽管我拿长的乐器仅是瑶琴。琴声回转,瑟曲悠扬,各有各的美妙-,只要有心,都能弹出干净的乐章,何苦钻牛角尖?”

梅花三弄还有古筝版,似乎听起来也不错,具体的郑朗已记不起来乐谱。他也怀疑,不说别的,古琴版梅花三弄·一开始三个重重的泛音弹出来后,立即让人感到明月东升,迅速升到山溪上空的韵味,即便是琴箫版省略了三次泛音·也用一次泛音起头,劈开月出之景。

这个头很重要,可以不想像成山溪,换成梅花一弄戏风高,薄袄轻罗自在飘。半点含羞遮绿叶,三分暗喜映红袍。何谓弄戏,正是这个泛音起了重要作用。古筝版会有这种效果?

两人对话就在于此·或者不在于此。

王安石看着mi糊的富弼,心里想到,富通判,老师深长啊,你可听明白了?

其实王安石曾对郑朗的中庸产生疑问,道理剖解开来,似乎不是很难,至少那本有些深奥的中庸·王安石能明白。也是废话,他是重要的参与者,再不明白·郑朗的中庸岂不成了天书?

但有一个不解之处,谁能做到?

说易行难,对此郑朗的回答是多大本事就调节多大的中庸,比如他自己,现在到了中书,不要说调节,说话未必有人听,资历浅而!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