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章 金秋营(2 / 3)

当然了,这个“弱”是相对隔壁关村的那所大学而言。

学、学理的学生来北大求学是不错的选择,沈在金秋营老师的带领下,和其他学员一同参观北大,这是他们入营后的第一课。

“北大可以啊,出了这么多大名鼎鼎的校友。”沈流连在北大校园内,感慨于这所百年学府的深厚人底蕴。

未名湖畔俄楼前,青草环绕桧柏掩映,李大钊先生的半身青铜像矗立于此,他和蔼可亲又正义凛然,他注视着眼前众生芸芸,新化运动似乎并未结束,他未能目睹革命的胜利果实,眼嵌着些许遗憾。

蔡元培先生在不远处凝望苍天,这尊铜像雕琢的栩栩如生,蔡元培先生神情肃穆忧国忧民,他见证了革命的胜利,但驱除日寇的民族使命让他不敢懈怠。

金秋营老师带着学员们回顾北大历史,也介绍了当代的一些知名校友,这些校友在学术界、艺界、商界乃至政界皆是独当一面的大人物。

“牛,咱北大真牛。”沈很快进入了状态,“北大可以啊”升级为“咱北大真牛”,在这种环境氛围,主人翁精神应运而生。

最后,大部队来到一块石头前。

这石头搁在草坪并不显眼,半米高,普普通通,跟公园里假山的那种石头没什么区别。

但沈定睛一看,这块其貌不扬的石头有蹊跷。

石头刻着小字,“北大清华,友谊常青”。

“这块石头呢,是咱们北大建校100周年的时候,清华送过来的。”金秋营带队老师介绍了这么简单一句,然后带队走人,朝食堂走去准备吃午饭。

“这……这木有了?”沈的心拔凉拔凉的,人家好歹是清华啊,老师你一句话轻描淡写的带过了?你不讲讲“北大清华友谊常青”台前幕后的小故事、花絮什么的呀。

吃过午饭之后,对学员们的人教育算是全部结束,大营解散,分为若干小营。

各小营以学科为旗帜,搞数学的学员分在一起,搞物理、化学、史、特殊才艺的学员们各成一营。

各专业营由北大的专业老师主管,学员们将接受为期20天的培训,会穿插一些专业测试和综合测试。

数学营共有二十余位学员,他们入营的渠道只有一条---数学竞赛。

数学竞赛的种类有不少,沈走的是最高端的一种路线,数联国决冠军、i冠军。他已经跟北大签约了,明年9月铁定来北大数学系报道。其他学员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北大金秋营的性质类似预科班,是介于高和本科之间的这么一段教育阶段。

对于被保送的学生来说,他们不用参加高考,在家里自己玩,玩坏了咋整,提前来北大接受教育,保持学习热情和正确的学习方向是有必要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