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章 FASTER(2 / 3)

题是,这种以前沿科技为命脉的高新企业,美国政府允许外国人成为最大股东?”

占主任无奈的摇头:“并不允许,美国政府非常强势的宣称,液态金属公司绝不能被外国公司收购。最新的消息是,现在液态金属公司的最大股东是美国政府。”

“香港老板被强行赶走了?”沈奇问到。

占主任说到:“那就不知道了,我们只知道,那位香港老板在控股美国液态金属公司的时候,于中国设立了一家类似的企业,这家企业的总部就在中关村,现任老板你应该不陌生,姓邝。”

“晨兴数学中心的那个邝董,做房地产起家的那位香港老板?”沈奇听明白了,也有一些小小的疑惑。

这个故事的大意是,美国加州理工某物理教授辞去大学里的职位,创立了一家新材料企业,即美国液态金属公司,并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

后来有一位独具慧眼的香港商人通过资本运作的手段,在几年内分批次收购美国液态金属公司的股份,最终成为这家美国公司的最大股东、幕后老板。

于此同时,这位香港商人在中关村也注册了一家类似性质的新材料公司,全是中资,没有外资。

美国政府看不下去了,他们无法容忍这种情况的存在,于是美国液态金属公司重回美国人的怀抱,香港商人不知所踪。

位于中关村的这家中国高新材料公司,美国政府拿它没辙,这家公司的现任老板是邝董。

邝董和那位赴美收购液态金属公司的香港商人,不是同一个人。

沈奇的疑惑是:“邝董和那位香港商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占主任:“应该是有点关系的,具体情况不是太清楚,这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关注的重点是,在非晶材料应用技术上实现突破,并通过邝董这家公司实现商业化。指望不了别人了,在高新非晶材料领域,全中国唯一有实力做量产、做市场的公司,只有这一家,其他的都是扯淡。”

“沈奇啊,约翰逊教授的案例给了我们深刻启迪,明明是我们最先实现实验室内的技术突破,现在走在世界前列的却是美国人。”占主任说到。

“规模化、商业化、市场化是很重要的,我承认这一点,这需要商人们去完成。那么占主任,说了这么多,你需要我做什么?”沈奇问到。

“你现在是我们数学物理学部的院士,在凝聚态物理特别是非晶物理方面是国内最优秀的专家,有个金属塑料的项目想拜托你来推进,这是国家重点项目,有兴趣吗?”占主任递给沈奇一个U盘,说到:“经费不是问题,你回去之后可以考虑一下。”

金属塑料的诞生只有十几年时间,属于前沿科技领域,沈奇有点兴趣:“那我考虑考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