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章 推荐(2 / 3)

大家发自内心的喝彩,听懂了,很精彩,沈教授超牛。

有些同仁刚从美国出差回来,他们知道常春藤那些学校的最新版凝聚态物理教材中,已经加入了“沈奇相变规则”和“沈奇方程”。

“牛,这个是真的牛,我上周在哈佛访问交流,他们的物理讲师在课堂上,提到了沈奇相变规则、沈奇方程,说这是重要考点。”一位物理教授对身边伙伴小声说到。

“这考点挺难的。”身边伙伴为美国的物理系学生感到担忧。

沈奇的报告进行了2个多小时,他正在论述第四部分,基于拓扑学的研究方法,描述非晶合金的微观结构特性,“……综上,不均匀性是非晶合金研究的灵魂所在,在非晶合金长程无序的特征中,隐藏着本征的不均匀性和有序。我和我的团队,找到了隐藏的秘密。”

“请看大屏幕,以典型的钯镍铜磷非晶合金为例,基于实验与理论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模式,我们发现了其微观机理,这些短程序的多面体团簇结构在空间的连结,构建了非晶结构的中程序,通过局域五次对称性处理,我们证明了非晶结构在纳米乃至微米尺度上的不均匀性。”

“最后几分钟,我说说本次报告的第五部分。”

“第五部分其实就是总结,一条普适性理论原则、一条相变基本规则、一个基础数学物理方程以及一条微观结构定义性描述。”

“这就是我几年来在凝聚态物理方面的全部心得体会,上万页的草稿、超过一千次的实验和计算机模拟,大量工作最终归纳为屏幕上的三句话和一个方程。”沈奇很有感触的说到,引发台下来宾的共鸣。

“我永远记得我的物理导师爱德华-威腾说过的一句话,当然了,这句话的原创是爱因斯坦。”

“物理学家的无上考验在于达到那些普适性的基本规律,再从它演绎出宇宙。”

“我的报告完毕,感谢聆听。”沈奇鞠躬致谢结束报告,不多不少,整好3个小时。

掌声雷动,好评如潮,来宾们纷纷称赞:“鸿篇巨著,意义重大。”

会后,沈奇见到了崔教授和朱主席,大家亲切交谈。

从事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崔教授对沈奇说到:“你这部凝聚态物理综述,具有里程碑意义,非常震撼。”

朱主席说到:“沈奇,你这是构筑理论体系,但不是那种缥缈虚无的理论,被广泛验证之后将具备极高的应用价值。”

“谢谢两位前辈的肯定。”沈奇和两位诺奖得主算是接上头了。

“得推荐一下。”朱主席对崔教授说到。

“那是必须的。”崔教授赞同。

于是朱主席、崔教授将沈奇的名字推荐到了瑞典皇家科学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