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412章 形势喜人

412章 形势喜人(2 / 3)

学物理推导计算过程,增加文字性描述的科普内容,再给杨定天看了一遍。

这次杨定天全明白了:“所以沈教授是支持弦理论的。”

“当然支持,弦理论的大佬是我的物理导师。”

“威腾是你导师?”

“是的,所以威腾是你祖师爷。”

“这太让我振奋了。”杨定天发现自己原来师出名门,威腾、沈奇比他之前的硕士生导师常教授牛逼了不止一条街。

沈奇将这篇黑洞熵的文章投去《科学》,没过多久,《科学》刊登了这篇文章。

系统:“新成就!宿主在《科学》上发表物理论文一篇,基础奖励5万点学霸积分,乘以该期刊IF值41.346,最终奖励2067300点学霸积分。结余29893918点学霸积分,请宿主确认。”

可以,这很《科学》,沈奇以短平快的方式刷了篇《科学》论文,收获两百多万学霸积分。

再接再厉,通过不同的数学处理方式,沈奇又完成了一篇黑洞相关的科普文章。

“黑洞吸积及喷流的形成被认为是尺度不变的,黑洞吸积的基本面关系可以由黑洞质量、射电/X射线光度组成的经验公式来表达。”

“在南港理工大学天文观测站的支持下,通过大量观测数据,本文计算得到一个新的黑洞活动基本面关系表达式:dL(z)=c/H0(1+z)∫[ΩΛ+Ωm(1+z’)^3]^-1/2dz……”

“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由X射线/射电光度与质量所组成的黑洞基本面关系式具有高度统一性,为我们对黑洞的后续研究带来一些新的思路。”

沈奇将第二篇黑洞文章投稿给《科学》,此时距第一篇黑洞文章发表过去了不到一个月。

《科学》编辑部高度重视沈奇在短时间内接连投稿的情况,他们安排一位经验丰富的编辑直接与沈奇联络,这位编辑啥也不用干,就负责和沈奇沟通交流。

这位名叫克莱顿的编辑通过邮件和沈奇取得联系:“沈教授,今后你给《科学》投稿,不用通过投稿系统,直接发给我就行了。实际上你已经在《科学》上发表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地震模型,另一篇是刚被收录的黑洞熵。我在昨天又收到你的一篇文章,同样是和黑洞相关,所以沈教授打算写一部黑洞系列?”

沈奇回复到:“亲爱的克莱顿先生,我的黑洞系列一共有两篇文章,之后还将陆续撰写其他系列,以尽到一名科普物理学家的职责。感谢你的支持。”

一周之后,沈奇的黑洞系列第二篇文章《新的黑洞活动面基本表达式》刊登在《科学》上。

即便沈奇再能编,同一版数据他最多写出两篇不同的科普论文,两篇黑洞文章一共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