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章 白热化(2 / 3)

布的地位依旧稳固。

增幅最大的是沈奇,他由第六迅速蹿升至第三。

皮特-舒尔茨的排名上升一位,挤入前四,他以微弱劣势落后沈奇,同样以微弱优势领先约迪-威廉姆森。

按照最新的这期排名预测,前四的候选人中,两位研究代数几何(阿尤布,舒尔茨),一位研究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布伦德),一位近期主要研究数论(沈奇)。

这种学科分支的布局是均衡合理的。

一届菲奖出两位代数几何的获奖人,有过先例。

毕竟代数几何是热门分支,历届菲奖中的三分之一名额颁给了代数几何领域的数学家。

“奇,看来你很有希望。”穆勒教授点评道,随即望向格雷德-法尔廷斯:“喂,格雷德,你开出的赔率到底准不准?”

法尔廷斯:“嗯,这次应该准了,最近一段时间数学界发了新的变化,奇和舒尔茨均作出了有效的波动,结合我的计算公式,上调他们二位的中奖率是合理的,符合概率统计原则。”

沈奇盯着黑板上的赔率信息,若有所思:“66.66%以上的分布区域,或许才是安全区,也就是三分之二以上的评委投出赞成票。”

法尔廷斯说到:“奇,你分析的没错,所以没有一个人是绝对安全的。”

“好吧。”沈奇摊手笑道,他不敢完全相信法尔廷斯的预测,也不能完全否定。

毕竟民间预测不算数啊,如果IMU给出类似的中奖率信息,沈奇是敢相信的。

按照常理,根据惯例,证明黎曼猜想的数学家没理由与菲尔兹奖无缘。

在希尔伯特的预言中,黎曼猜想跟费马大定理是一个级别的。

证明了费马大定理的怀尔斯,他以45岁高龄破例获得菲奖,说明了这项成就的巨大影响力。

证明了黎曼猜想的沈奇,国际数学界普遍认为他获得下一届菲奖的概率是100%。

就算四年后的下一届菲奖,沈奇也才26岁。

截止目前,菲奖最年轻获奖者的纪录是27岁。

而本届菲奖,22岁的沈奇在外界看来,并不具备100%获奖的概率。

普大数学系内部也是这么认为的。

本届菲奖七大候选人,没有一个是绝对安全的。

回到公寓,沈奇检查并整合团队成员的论文资料。

“乔纳斯负责的对函数logζ(s)这条路径,进度还算合格。”

“玛丽负责的素数基本定理这条路径,进度合格。”

“小叶子负责的零点方程这条路径,也算合格。”

“进度延迟的人,看来只有我一个。”

沈奇喝了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