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292章 有希望有挑战

292章 有希望有挑战(2 / 3)

概率仅次于德国疯子。”法尔廷斯教授说到,他是德国人,他强烈支持德国同胞布伦德,客观评价德国疯子舒尔茨,并鼓励中国钥匙沈奇。

在普林斯顿,和沈奇关系比较熟的教授、学生都称呼他为“奇”。

用英语念“奇”这个发音,念着念着就变成了Key。

沈奇“中国钥匙”这个外号因此而来。

“那么格雷德,在你的预测体系中,我排名第几,获奖概率是多少?”沈奇好奇的问到。

“第六。”格雷德-法尔廷斯说到。

【沈奇,中国籍,22岁,普林斯顿大学,数论(黎曼猜想)、泛函分析、代数学等,45分钟,34.24%】

法尔廷斯:“奇,你的优势和劣势同样明显,你证明了黎曼猜想,你太年轻,这是你的第一届国际数学家大会。”

沈奇有点意外:“我的中奖概率居然高达34.24%?格雷德,能公布你预测体系的基础计算公式吗?”

法尔廷斯笑道:“国际数学家大会结束后,我将公布计算公式。”

最后,法尔廷斯写出了第七位数学家的名字。

【阿莱西奥-费加利,35岁,普林斯顿大学,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1小时(45分钟),28.31%】

法尔廷斯对费加利说到:“阿莱西奥,如果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领域有两个名额,那么你将和西蒙-布伦德同时获奖。如果这届只有一个名额,下届的菲尔兹奖肯定属于你。”

“格雷德,你的预测非常客观。”35岁的费加利教授在四年后还有一次竞争菲奖的机会,他对本届菲奖抱有期待,同时也尊重客观事实。

“七选四,这是我预测的局势,当然了,七位数学家没人绝对安全,人人都有机会,人人都有一定概率失手。”法尔廷斯作出总结。

经过一番探讨,普大数学系内部认为,沈奇的中奖概率高于费加利,因为沈奇在他的研究领域没有竞争对手,他做到了最好。

七选四的大格局,二打五的对抗。

两位普林斯顿的数学家,对抗五位欧洲学派数学家。

欧洲学派内部也存在竞争关系,西蒙-布伦德、皮特-舒尔茨、索菲亚-莫雷尔,两位德国男人,一位法国女士,他们三人的研究领域都是代数几何,三个欧洲人中还得PK掉一位。

如果一届菲尔兹奖,四位获奖人中的三人都出自代数几何,那么其他数学分支还要不要继续研究下去了?

竞争态势十分复杂,已不是单纯的比拼研究成果或者按资排辈。

欧洲学派内部还分巴黎学派、哥廷根学派,法、德是欧洲数学最强的两个国家。

强国,邻居,纵观欧洲历史,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