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章 来信(2 / 3)

范》,按操作指南完成填写后将协议打印出来,亲笔签名,然后将签名版的协议PDF文件上传至我刊投稿系统。”

“你的论文正式录用后,我刊将收取适当的版面费,同时向你酌付稿费,并免费赠送你样书一本,抽印本30份。”

“进入同行评审环节之前,你可推荐几位同领域的高水平审稿人(应避嫌)。若无推荐,则我刊自行安排审稿人评审你的稿件。”

“以上,请知悉,望回复。”

编辑的来件很官方,较正式,冷冰冰寥寥几段话,该写的基本上写清楚了,这是数学论文投稿及审核的标准操作流程。

《数学研究报》是浙大主办的刊物,IF零点三几,毕竟也是SCI。

沈奇当然懂这个操作流程,太好了,苦等一个多月,终于有一篇论文进入同行评审环节了。

核心期刊的编辑都用邮件发送书面信息,沈奇也回了个邮件:

“尊敬的唐编辑你好,我将尽快按贵刊的操作指南完成相关事宜。另,请贵刊安排同领域的高水平审稿人,我暂无推荐,谢谢。”

然后沈奇上传《三维超复数的一种解法》的LaTeX文档,下载《版权协议和学术规范》。

写论文跟写网文类似,一位作者不可一稿多投、一女多嫁。

签了浙大的《版权协议和学术规范》,沈奇只能将《三维超复数的一种解法》投给浙大的《数学研究报》,转让该论文的文稿版权及介质、媒体版权。

将《版权协议和学术规范》拷进U盘,沈奇拿去打印,然后签字,扫描为PDF,上传到《数学研究报》的系统中。

操作到这一步,沈奇的这篇论文被录用的概率很高了。

当然了,最关键的一步是同领域的高水平审稿人对他论文的审核,即同行评审。

沈奇并没有推荐中科院主攻代数方向的几位院士,作为他这篇论文的审稿人。

推荐了也没用,这篇论文还轮不到院士们出马,沈奇心中有数。

推荐燕大的高水平数学专家作为审稿人吧,也不行,人家编辑说了,应避嫌。

所以干脆啊,咱也不推荐什么同领域专家了,由贵刊编辑自行安排吧。

期刊编辑主要负责初审,他们是中间联络人,连接作者和审稿人。

论文的核心内容由审稿人把关,审稿人知道作者的信息,但作者不知道审稿人是谁。

这是单盲,单向两眼一抹黑,作者能联系到的只有编辑,无法联系审稿人。

沈奇刚把《版权协议和学术规范》的PDF,上传到《数学研究报》的系统,周雨安就回来了。

周雨安一进寝室大门,便发现了沈奇的亲笔签名协议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