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章 长跑节(2 / 3)

泡到妞,光会读书不行,还得掌握至少一门技能啊。”周雨安深刻体会到了这个道理。

“也不尽然,你读书读到全系第一、全校第一,则另当别论。问题是周雨安你读书能读的过我吗?你能读到数学系第一?所以,跑步吧,跑出你人生!”沈奇说出了真相,继续跑步。

“擦……说的好有道理的样子。”周雨安感觉到了危机,他咬咬牙,跟着沈奇练跑步。

但体能储备这种事情不是朝夕之功,周雨安跑到口吐白沫,一天最多也就跑个七八公里,这已是突破他极限的挑战。

沈奇练了几天长跑,每天的跑步总距离在15-20公里左右。

他跑5000米单项能稳定跑进18分钟之内,就目前的体育等级和他的身体状态来说,已达个人PB水平。

既然报名了长跑节男子5000米单项,沈奇肯定是想拿名次的,一是为了数学系的尊严,二来不知能否刷点学霸积分?体育既然被系统设定为十大指标之一,那在体育领域取得成就,按照正常逻辑来说也是可以刷积分的。

距长跑节开幕还有三天,沈奇降低训练量,一天只跑5公里维持状态。

剩下的时间,沈奇在电脑上研究男子长跑比赛的录像,并计算数据。

据查,当今世界上最顶级的男子长跑选手是个英国黑人,叫莫-法拉赫,他是奥运会男子5000米、1万米双料冠军。

沈奇反复研究莫-法拉赫在伦敦奥运会、莫斯科世锦赛上的男子5000米夺冠录像,发现了一些规律,并计算出了一组数据。

很明显,莫-法拉赫在途中跑的过程中,步长始终保持在1.8-2米之间,步频控制在3步半到4步半/秒之间。

前面的10圈,莫-法拉赫的战术并不激进,他选择跟随跑。

而最后两圈,莫-法拉赫一定会抢到领跑位置,死死卡主内道的生命线,步长明显加大,步频快速提升。

这是沈奇从奥运冠军身上得到的技战术层面数据。

再分析一下莫-法拉赫的身体结构特征,他身高1米75,途中跑时踝关节角度变化目测在19度-25度之间,膝关节角度变化范围大约是12度-13度。

这组数据说明,人类在长跑运动中,踝关节承受的压力巨大,所以踝关节角度变化的极限不应超过25度,否则容易受伤,一辈子的伤痛。

沈奇同时注意到,莫-法拉赫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习惯性动作,他着地缓冲时速度损失很小,配速节奏特别流畅。

沈奇在草稿纸上画图,这是非常简单的射影几何常识,最终计算出的结果是:着地点距莫-法拉赫身体重心投影线为20-30厘米左右。

再考虑到长跑的有氧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