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章 忙碌(2 / 3)

点,两位教授叫了外卖,在办公室解决午餐。

终于,鲁国珍开口说话了:“沈奇这10个学分拿的也忒辛苦了,老孙,你是要整死他还是咋地,至于吗?话说提前修满学分,是这么个操作吗?”

“新规则,新操作。”孙二雄说到,“要是把高代上下册的期末考试试卷提前给沈奇做,那这10个学分未免送的太轻松了,对沈奇来说毫无挑战可言。”

“这样啊,新规则?那沈奇提前修我的15个数分学分,也这么操作?”鲁国珍问到。

“你看着办。”孙二雄说到,又问:“所以老鲁你的意见是?沈奇对了几题?”

“全对,满分,这小子厉害了,两天干完这36题?没找帮手?”鲁国珍有些疑惑,想我老鲁当年18岁的时候,别说36题,可能连18题都做不出来。数学这门学科,思路逻辑决定一切,不会就是不会,给你两个月的时间你也不会。当然了,这话不能跟孙二雄讲。

“以沈奇的性格,他不会找帮手的。”孙二雄很肯定的说到,“老鲁你看第23题,解题风格很沈奇,这种证法带有强烈的个人性格色彩,以及风格明显的逻辑思路。”

“文如其人,我刚想说第23题呢,没错,这种证法是沈奇自己发明的吧?”鲁教授说到,说着说着笑了起来:“沈奇的解题风格就是,能复杂化的问题,他绝不简单化。能用2.5块黑板解决的数学题,他绝不用1.5块。”

“老鲁,你这是表扬他还是批评他?”

“当然是表扬,伟大的数学家往往具备这种气质,就是我写的东西你看不懂就对了。”

“是这个理儿,喂,老鲁,你证过第23题了吗?”

“我刚才简单证了证,用经典证法,5页纸之内应该可以搞定。而沈奇整整用了18页纸,其中16页纸都是在证明他的新证法逻辑成立,然后用2页纸证明题设等式成立。喂,老孙,沈奇对于第23题的证明,整理成论文格式,完全可以投期刊了,题目就叫《两个非零拟四元数证明的新方法》,诸如此类吧,打个比方。”

“人才。”孙二雄点点头。

“人才。”鲁国珍收好沈奇的208页手写稿,装订成册,爱惜的轻抚,他摸人民币都没这么深情。

“老鲁你干嘛?”孙二雄警惕问到。

“沈奇的手稿我拿走了,可以作为范本,供下届、下下届的新生学习观摩。”

“搞事情是吧老鲁?这份高代测试卷是我出的!沈奇的手写原稿留下,复印一份带走,别逼我发飙。”

胖老孙两百多斤,威武雄壮的一个男人,发起飙来很有震慑力,瘦老鲁认怂了,他复印一份带走。

离开之前,鲁国珍说到:“老孙,你最近也没啥重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