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游戏小说>功高权重> 第1187章 先提拔他

第1187章 先提拔他(2 / 4)

现在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基调已经确立,用不着太多的摸索,只要坚持下来。做好一些老同志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成为改革开放的助力而不是阻力,龙江省的经济就会快速发展。我父亲在滇南新技术开发区积累了丰富的经济工作经验,学到了不少现代化管理知识。尤其对大型现代化企业有办法,特别是适合龙江省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造。从根上解决龙江省的经济包袱。”

虞罡秋点头说道:“我们就是考虑到龙江省是一个老工业基地,那里的工厂大工人多,都是与动力有关的大型机械设备,以汽轮机厂、电机厂、锅炉厂为代表的‘三大动力’企业比其他地方的企业大得多,就算在中苏关系最紧张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将它们搬迁走,不是我们不想搬迁,也不是我们自信得能抵住苏军的大规模进攻,实在是因为工厂规模太大,搬迁过程肯定损失巨大,而且还耽误了各地的产品需求,根不能停工。

可是,就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一直没有多少变化,基上生产的都以前苏联转让给我们的技术和产品,而且质量还没有苏联生产的好。以前的时候我国因为缺少这些产品,全国各地都是空白,他们生产多少各地就能接收多少,即使质量差一点,也供不应求。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各地企业的兴起,特别是技术的进步,其他地方生产的产品无论是质量、性能还是成都占优势,龙江省的产品没有了竞争力,开始出现滞销,特别是南方省份几乎不再采购这里的产品,企业的效益自然一步步下滑。

虽然这些大型企业也采取了自救,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帮助下跟国外先进企业进行技术交流,购买他们的技术,但成效并不大,生产的产品与南方企业相比依然没有优势。尤其是南方类似的企业他们几乎都是新建的企业,都是轻装上阵,无论是经营模式还是推销模式都比这些企业灵活得多。就是质量相同,价格相差不大,客户还是愿意采购南方企业的,对这些大型企业的产品不屑一顾。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里的产品价格降不下来,包袱太重,里面的工人太多,特别是退休工人成了这些企业的沉重负担,企业三分之二的利润都要花在人工工资上,花在工人待遇上。用到生产、科研和新产品开发上的资金自然就少了,更加无法与南方的企业进行竞争,以此进入了一个怪圈,导致这里的企业一天天窘迫,企业一天天萎缩,越发就没有资金开发新产品了,获得的利润就更好了。

他们这些大型企业之所以有这么多工人,除了历史原因外,解放前这里就是重工业基地,这里就汇集了大量的工人。解放后,我们国家更加注重这个与苏联联系的桥头堡,加上当时的口号是人多力量大,工厂的工人越多说明企业的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