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第十章 贩盐

第十章 贩盐(2 / 3)

朱元璋年长两岁,汤和的家和朱重八的家是在一条街上的。

“汤和,你怎么来了?我们好几天都没有在一起玩了吧!”朱重八说道。

“是啊!我去走亲戚了,刚回来,正好这里的管家要找一个喂牛的,我就来了。”汤和边干活边说道。

在现代上大学时,朱重八读明史,说洪武皇帝大杀功臣,开国功臣少有善终的人,而汤和却是其中的“异数”,得到了善终。

史书上说汤和“沉敏多智”,汤和很了不起,他是朱重八起义的引荐人,当时朱重八在皇觉寺出家,汤和写信给朱重八让他参加义军。

“那太好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天天见面了。”朱重八高兴的说道。

见到了小伙伴,朱重八真的是很高兴的。

这牛吃了朱重八配方的饲料,长得是比平时快多了。

朱重八自从上次谋划了以后,他没有再次谋划,他要等他的这两个点子最后的执行情况,看看效果如何?

一个月后,地主刘福养牛场的一批牛,顺利的出栏了,要是往常,至少还要再等一个月左右。

地主刘福真的是大喜过望,他夸奖了朱重八,然后当着朱重八的面把那张“卖身契”给撕掉了,当然,他是不会再给朱元璋一个元宝的,只是口头表扬一下。

朱重八的家里的条件也是大变样,虽然还是不太好,但是全家人都有床了,房间也多了几间,他大哥也开始贩盐了,去官府买了盐引,然后去盐城那里进了盐回来,到四乡八镇去贩卖,还是可以的。

一个月除去吃喝,成本,运费等,又赚了五锭银子回来,这已经让朱重八他大哥非常满意了。

而朱重八是相当的不满意的,要是这样的赚钱速度,哪里能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啊?不行,这样绝对不行的,但是他有什么办法呢?朱重八陷入了思考当中。

朱重八突然想到了一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可是后面一个大儒给朱重八献的九字真言。

朱元璋后来就是忠实的执行了这九字真言,这才慢慢的羽毛丰满,在群雄逐鹿中,笑到了最后。

其实,这里面也是隐含着一个大生意的,那就是粮食的生意。

盐毕竟人们每天用的很少,但是粮食却是超大宗的商品,终元一代,北方的粮食供应是严重依赖南方的。

这是朱重八在现代从资料上看到的。

但是要是想贩运粮食和贩盐是截然不同的。贩运粮食,需要大规模的资本,这个条件是朱重八短时期不能后达到的。

既然他达不到,就要想办法,现在的朱重八,对现今的形势了解很少,真是有志难酬。

也不怪他,因为年龄太小了,好多事都做不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