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抗战之钢铁风暴> 363章 战平津1

363章 战平津1(2 / 2)

”杨虎城首先应道。

“东北军上下此次亦绝无退理,若有逃兵,勿须司令动手,我亲自带兵去扒了他的皮。”刘多荃,何柱国,于学忠等人纷纷表态道。

“此次为多方协手作战,日军强盛而我方势弱,若是我们还抱着之前的门户之见去对付日本人,未战已先败三分,军令如山的道理相信就不用我多说了。所以不要抱着东北军将领指挥东北军,西北军指挥西北军的想法。要是因此耽误了战事,我不管他是谁的人,都一捊到底。引起严重后果者,直接送军事法庭。”杨虎城接着他的话说道,在几家势力中,他的陕军原本是最弱小的。不过这次东出陕西,北上抗战,他作为第3集团军的指挥官,麾下除了原来的嫡系兵马,还有属于15路军的两个师,还有东北军两个师,一个炮兵旅。一个骑兵师。比起赵铁树的第2集团军要多出一个军的编制。

西北这边在做大规模动员,原本29军的战意颇高,不过原本在长城抗战中立场颇为坚定的宋哲元此时却出现了一定的动摇。南京此时也认识到日军欲在华北大动干戈,蒋委员长亲自给宋哲元发电,要求宋哲元尽快赶回北平或者保定。不过宋哲元并没有遵命,当日即回电蒋委员长,言此间战事业于今晨停息。华北部队守土有责,自当努力应付当前现况。宋哲元并没有听令尽快布置战线,积极抗战,反而令张自忠与日军谈判。而宋哲元本人也留在了天津,并未直接赶到北平或者是保定主持全局。而是呆在天津与日本人接触,企图用一定的让步换来日本人息兵止戈。

但日本此时的举动已经越来越明显,南京与西北同时获得了日军在国内已动员及出动之部队有5个师团之众,调兵遣将的动作没有丝毫停缓。关东军陆续输送至天当真一带的兵力已经达到20列车。南京外交部就卢沟桥事变问题多次与日本驻华使节谈判。蒋委员长在庐山也发表了决心抗战的讲话。同时亲自会见了英,美,德,法驻华使节,企图通过外交活动阻止日本侵华,可惜毫无结果。此时虽然西北军趁势崛起,但蒋思虑再三,也并未放弃插足北方局势的打算。经过和手下一干将领的磋商之后,决定将北方划为第一华北战区,蒋自己亲任战区司令官,姜立任副司令。阎锡山出任山西第二战区司令官。蒋在河南的心腹刘峙所率领的中央第二集团军与卫立煌的14集团军在华北地区也占有不小的份量。

日军一面和谈的同时派兵步步紧逼让宋哲元也醒悟过来匆匆布防,只可惜为时已晚。宝贵的时间从指间悄然溜走。日军于7月20日到达预定的进攻地点。司月香清决定首先肃清北宁铁路天津到北平间驻守重要车站的中**队。数日后,日军借口修理电线,向廊坊中国驻军发动进攻。自从卢沟桥之后,日军已经初步准备完毕,此时战争算是完全爆发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