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都市小说>牛A八部> 第九十二章 豫都会议

第九十二章 豫都会议(2 / 3)

免得各说不一,到了最后还是谈不到点子上。今天这个会议呢,主要是两个大问题,第一,游行集会的时间。第二,发动工作和保密工作。大家都根据这两个问题来展开谈吧。”

我这么一说,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开始发言了。

有一部分人认为应该早一天举行游行集会,理由是,很多厂家的讨债代表已经来了较长的时间,熬不下去了,如果走了,担心到时候游行集会的人员数量不够,威力不够。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游行集会的时间不应该太急,理由是,准备得还不够充分,人心不齐,应该让十人团的成员发挥各自的作用,私下里秘密串联,首先把人心聚拢在一起,才有可能在游行集会时发挥最大的威力。

大概归纳起来是这两种观点。

一是尽快举行游行聚会活动,一是后延游行聚会活动。

主张尽快举行游行活动的基本观点是:宜早不宜迟,趁着现在的人数较多,发起活动声势大,就可能威力大,于是效果就可能比较好。

主张延后举行聚会活动的基本观点是:留一些时间进行发动准备工作,把人心拢齐,让更多的人参与,声势会更大,效果会更好。

两种观点其实都没错,但都各有弊端。

第一种观点有趁热打铁先发制人的效果,但很容易因为准备不足而陷入仓促甚至流产,结果未必能够尽如人意。

第二种观点有冷静思考后发制人的效果,但很容易因为失去前边的热情而人数较少,表面的声势未必会大,结果也是未知。

对此,我的个人认为,倾向于后者,我希望能够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进行活动。

我的理由是:不可以打无准备之仗!我认为,充分准备了,最后输了,这是无悔的,或者是天意。天意灭我,我奈其何!如果不做准备仓促上阵,那就是自己的问题,怨不得天意了!

彭安民同意我的看法,觉得应该延后。

经过大家的激烈争论,最终还是少数服从多数选择了延后。

这时,歩科长忽然提议说:“提前或者延后的问题都是有道理的,但都是有弊端的。我建议呀,最好是等到《人民日报》那边有了消息,以此作为时间点,游行集会就多了一份无形的官方支持。这个时候再决定可能会更好。”

出乎意料的是,绝大多数人表示同意这个观点。

会议最后决定:先做好充分的发动动员工作,收拢人心,同时严格保密,然后在一周内看《人民日报》的消息决定游行集会的最后时间。

会议即将宣布结束时,一位来自贵州的代表(十人团成员)忽然提议说:“我觉得我们这次的行动是十分有意义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这次会议是有重大意义的,不如给这次会议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