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对手(2 / 4)

菜品还是炒粉、拌面和绿豆汤以及香辣卤毛豆,时令菜品有小龙虾,限时菜品有即将下架的三虾面。来吃的食客们大多都会点小龙虾,毕竟这东西其实也是限时,到了九月就要下架了。只有那些隔三差五就要来吃的老食客点的还是基础类的东西,这也让夜宵摊的每日营业额都很高。

她的秘制小龙虾,名声大噪,上了网上的众多美食攻略推荐和美食点评,不仅是随城本地的人会来,很多外地来随城旅游的人也会来,其中不乏像是之前李以蕊那样专程过来吃的人——说起来,李以蕊早就把下一次随城行都安排上了,在微博放话一定要把夜宵摊推出来的每一项新品,不限时那种,都吃到!可谓爱得深沉。

这天,照常的出摊。到晚上十一点多的时候,小幽忽然过来,神神秘秘:

“老板,我觉得那一桌的人有问题。”

叶夭循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是两个中年男人,面目都平平无奇,一位高高胖胖,一位矮矮胖胖。但能看出来,矮胖的穿着大花夏威夷衬衫的那位似乎更有钱一些,毕竟腰带是大大的h扣,金光闪闪。

“他们怎么了?”叶夭之前并没有注意周围。

“就一直在叨叨,这个小龙虾到底是怎么做的,用了哪些料,煮了多长时间,我们是不是也能做出这种口味的小龙虾。”

听得小幽很想上前插上一句:不,你们做不出来的,首先你们就找不到用灵珠水泡过的小龙虾。

叶夭听了后一笑:“同行而已,很常见,不用管。”

那位高高胖胖的应该就是大厨,胳膊粗,应该是颠锅颠出来的,大拇指内侧还有块老茧,同样是职业特征。

餐饮行业的同行探店是很常见的,你又不能拦着别人来店里吃饭。来了也无所谓,好吃的秘诀都在后厨。而且,很多厨师还会经常性的和同行之间进行交流,只有交流才能促进发展与进步,闭门造车是不行的。之前叶夭游历全国,也经常会与同行切磋几把甚至是学个几招。

但秘方这个事情,就是各家藏而不宣的压箱法宝了。发家致富全靠它,不会轻易的外泄。

如叶夭所料,那一桌两位中年男人,就是同行:鼎鼎大名的黄记小龙虾老板黄有全和他家的大厨。

黄记小龙虾在随城开了很多年,很多家连锁店,还慢慢的把自己的生意版图扩大到了其他省份,生意也都很红火,可以说是餐饮界的大佬。

黄有全做生意很真诚,在选材和用料上绝不糊弄人,因此他对自己店里的小龙虾品质和口味非常的有自信。但从上个月起,他在店里忽然听到了很多食客把自己的小龙虾和一家夜宵摊的进行比较:

“以前觉得黄记的小龙虾好吃,现在再吃就觉得一般般了。”

“别要求太多,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