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陛下因何造反> 第611章 朱由检的远大宏图

第611章 朱由检的远大宏图(2 / 5)

把官吏任免大权交给他合适吗?”洪承畴劝道。

“没什么不合适的,南京吏部的职权只是新占地盘,选官范围只能从科学院、商贸学校,吏考生,还有退役禁卫军军官这些范围。在这个范围内,随便他选用谁都行。”朱由检解释道。

“这还可以。但就怕他不肯。”洪承畴叹道。

“要想完全取代北京朝廷,需要太多的官员,朕手头的人手根本不足,只能从旧有官吏中挑选能用者,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天下大势如此,相信李邦华等能够看清形势,能够识时务。”朱由检道。

“那其他三部官员呢?”洪承畴问道。

“礼部尚书可由温体仁担任,工部尚书可由可由皇家科学院宋应星担任,刑部尚书可由锦衣卫都督田尔耕充当。”朱由检想了想,说道。

温体仁当个礼部尚书自然够格,但就怕其心中不爽,毕竟其现在有着内阁大学士的身份,现在只能在南京朝廷当个礼部尚书,距离其想要的丞相还有一段距离

不过现在人手紧缺,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朱由检手中没有太多可用人才。只能先委屈温体仁一下了。

至于宋应星虽然只是举人,但在科学院任职以来培养了不少人才,可谓是劳苦功高,而且其精通算术机械,当工部尚书还是绰绰有余。就是田尔耕不过是一阶武人,还是臭名昭著的锦衣卫头子,让他当刑部尚书,这太过匪夷所思

“田尔耕对刑律非常熟悉,当刑部尚书还是能够胜任的,至于他的锦衣卫身份,科举选官朕都要取消了,以后官场没有清流浊流之分,以后更没有高高在上的进士官。只要能力够,任官不拘出身。”朱由检道。

“陛下圣明。”洪承畴心中叹了口气,脸上却微笑道。

“先把六部的架子搭起来,其他辅官人选尽可以从各地抽调。洪大人你筹划一下,争取过段时间举行一次吏考,面向整个江南招募一次吏员,经过培训以后,放到新收复地盘充任村镇官员。”朱由检道。

“臣遵旨。”洪承畴道。

“还有,可以在南京开始科学院南京分院,同时设立南京商贸学校,技工学校,以及南京武学,培养精通商贸,百工,军事方面的人才。

等温体仁到南京以后,还要在新占的地盘开设中小学校,每个镇至少要建一座中学数个小学,由礼部派遣教师,国家出资,各乡镇适龄孩童必须入学。”朱由检边想边道。

“恢复太祖时的社学吗?”洪承畴问道。

太祖之时,也是由朝廷出资,在各地设立社学,大力发展教育。只不过随着时间进行,社学逐渐荒废,因为薪水太过微薄,没有多少有功名的人愿意当教师,在社学任教的往往只是一些连秀才都考不上的童生,老师水平如此,教出来的学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