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宋世祖> 第二百零五章 官家要讲课了

第二百零五章 官家要讲课了(2 / 3)

了田赋和地租,尽量让粮食留在百姓们的手里。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大宋百姓不缺粮食吃了!”

掌声又一次响起,赵似一眼扫过去,看到这些学子各个都激动欣喜,有的激动得满脸通红。

真好,成均大学教出来的,都是一群忧国忧民、鲜血还未凉的有为青年,而不是一群精致利已或犬儒的精英分子。

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玄机,粮食产量稳定,田赋却在逐渐减少,百姓们手里的粮食一年比一年多,粮食价格就卖不起价,损失最大的是那些拥有大量田地的地主世家们。

相反,粮价稳定或者下降,对普通自耕农和佃户影响不大,粮食对于他们来说是保命的根本,不是来钱的源头——现在活路多了,分部分田地种些经济作物、农闲时出去打打散工,都能挣到现钱。

赵似又等了十几息,然后右手往下压了压,把掌声迅速消散。

这时,宇文虚中在传递上来的纸条子里,选了几张递给赵似——这次讲话之前就说好了,会场上大家有什么意见,递纸条子上去,经过整理和挑选,赵似再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

“嗯,有人递纸条子问,既然耕地增加这么多,粮食产量却保持稳定,这些田地拿去做什么?问得很好,但是朕不满意。如果你是管仲学院的学子,朕就更加不满意了。既然知道这个问题,为什么不去调查研究呢?这可是关系到民生民计的大事啊!”

赵似扫了一眼众人,没有去深究这纸条子是谁递上来的。

“其实这个问题,稍加调查就能得出。那些田地被拿去种经济作物。桑树、棉花、烟草、大豆、花生、红薯、土豆、玉米。这些经济作物,或可以养蚕出丝茧,可以纺纱织布,可以制作卷烟,可以榨油,可以作为杂粮以及用来酿酒。每一样都用极大的用处。”

这里面也有一个玄机,拥有大量田地的地主世家,在种粮食不挣钱的情况,也可以改种经济作物——但是朝廷是严禁这样做的,而且采取某些举措——每家每户名下的田地分耕地和余地。

耕地必须种粮食,余地可以做经济作物。耕地每家每户不限制数量,余地却限制数量——在大宋的农业体系设计里,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的,是农垦部队的农场。农户们散种的经济作物,只是作为一个补充。同时也把经济作物的价格上限给卡死了。

当然了,地方肯定会有地主世家,勾结县里的官吏,上下其手,修改余地限制,偷偷大肆耕种经济作物,好获取不菲的利润。

这种舞弊,一是通过监察——各地的监察御史四处乱窜,每年都会揪出不少类似的桉子,查处一批涉桉的官吏和地主——这是监察御史们的政绩。

二是看数据,地主世家偷偷改种经济作物,那么相应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