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宋世祖> 第一百九十五章 农业协会的意义(一)

第一百九十五章 农业协会的意义(一)(2 / 3)

部分新政草桉的重要助手,长孙墨离对天启年后的官制熟记于心。

目前大部分律法,都是通过资政大夫组成的资政院审议通过,但嘉议大夫组成的嘉议院在权限上要高于资政院。按照官家的规划,时机成熟时,资政院会与嘉议院合并

自从释门清源正本大会举行后,朝廷形成了惯例,会定期召集地方、各界各行业的贤达和代表,进京开会,听取他们的意见,以及对各项国策的建议。

后来官家干脆成立中书省通议院,由中书省和秘书省确认这些贤达和代表为通议郎,变成定制。

同时官家又下诏,让各郡援例组成评议局,选出和召集评议郎,定期评议郡政。

然后对通议郎做了部分调整,一半通议郎由各郡评议郎选出,另一半通议郎继续由秘书省和中书省选定,全部再由门下省审核一遍——主要是不能有犯罪记录。

入朝议政的代表有桉在身,那就贻笑大方了。

别人可能还没看出,长孙墨离却能看得通透,以后嘉议院、通议院和评议局的权柄会被逐渐加重。

房间里一片寂静,只听到赵似吃东西,以及长孙墨离喝茶的声音。

长孙墨离看着窗户里夕阳飘忽的光芒,心里的思路更加清晰。

没错,勋贵、致仕官员、以及各界各业的精英组成的嘉议大夫,最后可能会承担起起草、审议和通过律法的权责——在嘉议院与资政院合并后。

资政大夫是嘉议大夫们的头,负责带领他们,按照六科分科起草和讨论相应的律法草桉,初步审议通过,再到嘉议院审议通过。

除此之外,长孙墨离还推测出,中书省嘉议院将来可能还会承担起另一项重要职责,负责尚书省、门下省主官,如各部尚书、大理寺正卿、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的考成审议。

说实话,此前对通议院和通议郎的权责,长孙墨离还不是很清晰。

现在想明白了,地方和农工商的精英代表们组成的通议院,再配合曾保华完善的预算和审计制度,就是来监督财政预算和收入的。

各郡评议局,自然也会如通议院一样,监督本郡的财政预算和收入。它应该会归属中书省管辖——如同布政司归尚书省管辖,按察司归门下省管辖,兵备司归枢密院管辖。

中书省身为三省一院,怎么可能在地方上没有下属有司?有了评议局,这一块就拼齐了。

再根据自己对嘉议院的猜测,长孙墨离觉得,说不定评议局还会承担起对布政使、按察使等官员的考成审议——中书省可以分嘉议院和通议院,地方各郡就没有必要再细分了,直接一个评议局兼顾就好了。

外人看,官家把天启官制搞得无比地复杂。

长孙墨离觉得,其实官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