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宋世祖> 第一百九十二章 曾葆华做得对!

第一百九十二章 曾葆华做得对!(2 / 3)

他的脚下,再从水磨地面反射上来,仿佛给他的脸打了一道不明显的光。

审计署是赵似即位后进行官制改革时新设的,按律归户部,后来的度支部代管。只是在蔡京、许几等几任尚书手里,都没有用起来,逐渐成为尚书省里边缘化的挂名衙门。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尚书省还有这么一个机构,更不知道它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想不到曾保华接任度支部尚书,刚把度支部改为计部,就把审计署给翻了出来,几经磨砺,变成了大宋财政管理的一把利刃。

“玄明,你说,跟元长公比,茂明这个计相做得如何?”

赵似这句非常突然的问话,让长孙墨离愣住了。

蔡京从绍圣年间权户部尚书以来,执掌大宋财政十几年,是天下有名的理财高手。天启初年的灭夏之战,漠北征战,国库充裕,用度不愁,都是靠他运筹帷幄,长袖善舞。

后来的平辽等战事,也要多靠他打下的好底子。

官家让自己把曾保华与蔡京去比较,这有点不好说啊。

曾保华的才干,别人不知道,自己却是清清楚楚的。当初两人在东北搭档,自己任山北宣抚使,他任北平府尹,负责东北、漠北粮饷后勤,那是安排得妥妥当当。

除此之外,燕云诸州的重建、近百万军民的安置、河北水利和北运河的修建、蓟州天津和塘沽港的营造,还有耗费巨大的北平城扩建,一样都没有落下,全都有条不紊地进行,陆续完工。

这份才干,长孙墨离相信,蔡京是达不到的。

只是蔡京久负盛名,虽然牵涉到几件大桉,但是已经安稳致仕,在成均大学担任祭酒。肆意贬低,有点昧良心了。

长孙墨离想了一会,谨慎地答道:“以臣个人看法,元长公和茂明,都是理财能臣,对大宋财政建设功勋卓着。要说两人的区别,臣觉得,元长公理出来的财,有些含含湖湖,臣等用着,心里不踏实。”

“茂明理出来的财,明明白白,臣等用着,十分踏实。”

赵似指着长孙墨离哈哈大笑,“你啊,说得很委婉,却十分刻薄啊。元长公不管如何地不择手段,花了多少花样,但对大宋最大的贡献,就是建立了一个完整、高效、中央领导的统一赋税系统。光这一点,足以遗荫百世了。”

是啊,不要看前汉能写出《盐铁论》来,只是这些理财能臣一直玩得是术,说不好听是敛财手段。一直到清朝,历代朝廷都没有真正地涉及国家财政的道——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赋税体系。

历朝历代玩的,不管是租庸调制还是两税制,不管是三十税一还是一条鞭法,落到最后都是按人头收赋税,以及包税制。

就算雍正搞摊丁入亩,表面上废除了人头税和丁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