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宋世祖> 第一百八十四章 抽签做官(二)

第一百八十四章 抽签做官(二)(2 / 3)

气好的可以以八品阶致仕。

院试考中者进翰林院研修半年,迈过第一道天堑,转为七品官,与国考中试者起点一样,开始考成转迁之路——磨堪是熬资历,考成是拼政绩。

虽然在众所周知的“潜规则”里,国考中试者的机会要多很多,升迁速度也会快许多。但是郡试中试的吏员们,有机会通过院试,与国考中试者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至于后续升迁之路可能会落后,也是命数,但至少能在这条赛道上向前跑。

经过二十年的不断改正和磨合,现在在大宋要想进入仕途,有郡试和国考两种途径。

而这两种途径,都必须完成五年小学、四年中学的国民教育,考入大学或专科学院。两到四年毕业,才有资格去参加郡试和国考。

按照规定,毕业学子们有四年窗口期。他们一般会第一年就去参加国考甲科考试,报考司法官。

司法官最难考,也最金贵。司法官可以轻松转职政务官,腾挪空间非常大。但非甲科中试者,却做不了司法官。

第一次没有中试,第二年就报考国考乙科,报考政务官。要是还没中,第三年可能继续报考乙科,或者参加富庶郡的郡试。

第三次要是还没中,就得谨慎处理了。

要不报考国考的丙科,考特事官做中学教师;要不直接报考郡试乙科,或者换个偏远的郡参加郡试甲科——偏远郡,报考的人少,机会会大很多。

要是第四次还没中,说明运气极衰——国考丙科录取率非常高,郡试乙科的录取率更是高达八成。这还没考中

四年期满,学子丧失郡试和国考的资格,只能老老实实地去商社、工厂等商事和实业任职。经过二十年的改变,大宋的风气在变,但是读大学的精英们,七成以上的第一志愿还是走仕途。

目前大宋商社、工厂、转运、海事等商事实业,人才主力还是专科学校和专科学院。

专科学校专门招收小学毕业生——现在不是义务教育,小学考中学,录取率只有三到四成。专科学校给了许多考不上中学的学生们一个前途。

专科学校需要学习四到五年,会将其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技术工人、出纳、舵手、操帆手专科学院是中学毕业后参加联考,考不上大学的学子们的另外选择。

他们学习三年,会被培养成合格的技术员、会计、导航员、二副由于朝廷特意制定了不少限制,只有一部分专业可以参加国考和郡试,所以很大一部分的专科学院毕业生会流向工商业。

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医生。他们都是完成国民教育、参加联考考入各医学院或军医学院的优秀人才。

他们毕业后需要参加尚书省考试院主持和监督,格物院医学所和枢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