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宋世祖> 第一百六十八章 普通牧民家(二)

第一百六十八章 普通牧民家(二)(2 / 3)

了只是申请一次,正户的身份没了,又得转回副户熬上几年。”

草原上的救济补助不是那么好申请的,申请一次,“户籍”就得降低一级,正户变副户,副户变赡户,赡户延长“雇佣”期限。

这跟大宋的传统做法有关系。

在大宋,以前遇到天灾,就会把走投无路的灾民们收为厢军。现在新制是改为收编成农垦部队,去开垦新农田。

在这个年代,没有社会福利一说,官府能保你一家不饿死,已经是天大的仁政了。

索南杰两口子絮絮叨叨说了一通后,终于转到正题上。

“我觉得,圈养放牧最大的好处就是避免了此前的那些弊端。把牛羊马用铁丝网圈在一起,定期放出去转一圈。更多的是我们骑着马,拉着割草机和牛车,把草割回来喂给牛羊吃以前靠天喂牛羊,现在要自己种草”

“农科所发下的草种子,苜蓿草、猫耳草、串串草都是好东西。特别容易养活,撒下去后,一个春天就长得漫山遍野。而且这些草特别容易上膘。一斤这样的草,抵得上以前那种草五六斤现在我们一年只需搬两三次家其它的都好,就是人累了些。”

听完索南杰的话,赵似对周围的百户和千户们说道:“圈养放牧,最先是从河西和朔方开始的。河西还好些,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朔方郡就不行,全靠一条黄河灌既。朝廷在那里花了大力气,组织农科所、地理所等各机构,在那里想方设法,最后摸索出这么一个半种半牧的方式。”

“圈养放牧关键之一在于草种。必须是容易存活、长得快、肥料足的好草。西北农科所走遍了西北、吐蕃、阴山、金山和漠北,精选出十五种良种草,分别适合不同的区域种植。”

“另一个关键是铁丝,牛羊全靠它养在一起。这种东西看着简单,生产起来不简单。铸铁、成型、拉丝、酸洗、热熔镀锌,制成铁丝后,再经过扎花、卷扬,把一圈圈的铁丝扎上尖刺,最后变成大家现在所用的尖刺铁丝。”

“为了这一圈圈的铁丝,格物院钢铁所、化学所组成联合研制小组,没日没夜地奋战,终于制成”

卓新剌在旁边听得十分惊讶,“原来这铁丝居然如此复杂。不过这确实是好东西。有了这些尖刺铁丝,家里变得安全多了。外面两层尖刺铁丝,毡包和牛羊圈还多围了一层,外面游荡的狼群,根本进不来,再也不用担心”

她的话引起几位甲户、百户的共鸣。

“是啊是啊,以前我们最怕的就是马贼和狼群。尤其是狼群,最狡猾难防。我记得家里和邻居,有好几口人就是野狼悄悄钻进来,把人给咬死拖走了。尤其是冬天,饿极了的狼群,敢直接钻进毡包里来。”

“现在好了。自从圣天子可汗统领我们后,草原上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