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宋世祖> 第一百零七章 运河的好处

第一百零七章 运河的好处(2 / 3)

江入云梦泽,走汉江到襄阳,再走数百里陆路。千辛万苦,耗费巨大。现在呢?直接从广州出海,扬帆直至东兴港,再走济水、巨野泽、广济河到了开封城,多便利快捷!”

“河运的优势在哪里?在于密。运河是主干道,连接多条河道,大河大江又有支流,就如同一张张网,密布各州县。尤其在中原、两淮和江南,水网密布,这种优势更加明显。臣记得官家以前用最新的医学术语打过比喻。”

曾保华看了看众人,有些激动地说道。

“说这运河水运,就是人身体里的血管,大血管连着中血管,中血管连着小血管,然后密密麻麻地如同一张蜘蛛网,把数百个州县都连起来了。进而能够转运便利,兴业通商。臣到郡州任事以后,越来越觉得这个比喻太恰当了。”

“我们要把这个优点展现出来。修运河,不是说为了连接某一城与另一城的转运。_o_m比如永济渠为基础的北运河,不是单单连接天津到济州,北平到开封、扬州。而是把一张张各自分开的网,河北、山。(本章未完!)

第一百零七章运河的好处

东、河南、淮西、淮东的州县都连在了一张网上。通过这张大网,共通南北,互联东西。”

“这几年新政的成果,越来越明显地显示,越是交通便利,尤其是水运交通便利的地方,经济就会发展得越快。不用人去督促,财富就会自己从各个地方流动,汇集起来。

赵似抚掌赞叹道:“茂明说得好,说到点子上。修运河,在目前的情况下,确实是一项投入大、但是见效也大,而且非常久远的利国利民之举。此外,还要强调一点,也是朕即位以来一直在强调,但是很多人还是把脑子没有扭转过来的观点。”

众人有些紧张地看着赵似,宇文虚中拿着铅笔在小本本上记得更加认真。

“那就是国库的钱,一定要花出去。国库充盈,堆积如山,不见得是件好事。钱,放在国库里,它不会生崽。必须要花出去,要投入,才能钱生钱。怎么样才能钱生钱?扶助实业,鼓励商贸是一方面,修运河和直道,搞大基建,也能钱生钱。”

赵似朗声说道。

“节俭是必须要节俭的。这一点,朕觉得自己做得还行。”赵似挥挥手,阻止了几位臣子准备开口的奉承,继续往下说,“但是该花的钱,必须得花出去。以前历朝历代的钱,基本上只干两件事,一是皇室和文武百官们的俸禄和供养;二是养兵。”

“这两项是无底洞,多少钱都填不满。偏偏此前受腐朽思想禁锢,轻工商,重农本。重农本没错,可那只能填饱肚子,要想来钱,就得从工商下手。首发更新@所以朕要搞预算制,清晰和完善财政制度,不再像以前那样,从年头到年尾一笔湖涂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