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宋世祖> 第一百零五章 蓟州天津县

第一百零五章 蓟州天津县(2 / 3)

曾保华介绍道。

“治理效果,就看今年的汛期了。可以说,根据老农和专家们的经验和预测,今年海河流域有七成概率发生丙级洪水。”

丙级洪水,五十年一遇,乙级洪水,百年一遇,甲级洪水,五百年一遇,特甲级,那是千年一遇。

这是虞衡部和格物院地理所制定出来的洪水危害等级,自有一套评估手段。

“好,朕就等着看你们的大考成绩。”赵似说道。

船只顺着宽阔的海河,缓缓地驶进了天津县城南码头。

“北运河河北段,修建得如何?”赵似看到海河南岸的远处,有一片繁忙的工地,应该是北运河河北段的修建工地。

“回陛下的话,根据交通部的规划,北运河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永济渠进行拓宽,这条运河北接天津城,南至魏州元城县,再一分为二,西路继续通往汲县入黄河,与荣泽县的汴河渠西段相连。”

“另一路自元城向东南,开凿出一条新河道,过朝城入巨野泽,与广济渠、泗水、济。(本章未完!)

第一百零五章蓟州天津县

水相通。”

这些规划牢牢地记在薛遇贵的脑海里,脱口而出。

“第二部分是重新开凿河道。永济渠北段,南皮县以上,以往是利用黄河下游河道运输,非常容易受影响。而且根据官家的规划,渤海、无棣两条入海河道会逐年扩宽,作为黄河入海主河道,而沧州河道作为泄洪分流河道。黄河不再北上”

“所以,南皮以上,需要沿着前隋唐永济渠旧道,重新开凿一段运河河道,直通天津城,使得永济渠重新北连。同时在将陵县,向南再开凿出一条河道,过夏津、聊城,通巨野泽。”

“目前这几处工程已经完成了五成,预期在天启十五年可通航。”

“那有什么困难吗?”

“回陛下的话,最大的困难是人手不够。现在到处缺劳力,工钱出高些,民夫们才愿意来。可是造价又高了。幸好长孙大官人那边,移过来四万多前辽战俘,解了燃眉之急。开春又转来十余万高丽民夫,算是解决大问题了。”

曾保华在一旁接了一句:“北平城大兴土木,也需要人手,那边也分了十万高丽民夫。不过请官家放心,我们绝对没有亏待这些高丽民夫。玄明先生都跟我们讲清楚了,这些人是我们的“统战对象”,做工都给钱的。将来回高丽,还会是一位“小富翁”,有着示范作用”

赵似点了点头,示意薛遇贵继续。

“其次就是运河过沧州、无棣、渤海三河道,需要修建进出闸门,费时费工。还有就是几处高地。运河必需依地势而行,有的高处实在绕不去,只能修建水闸和抬升河道,再配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