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宋世祖> 第四十五章 再做调整

第四十五章 再做调整(2 / 3)

重要又急迫的军国大事,东阁五位大学士一合计就可决策;重要并不急迫的军国大事,再加上崇政殿十几位学士,开個内阁议事会,也可定夺;重要又属于长期的军国大事,比如新一任内阁人选、五年施政方略、以及五年经济发展计划,再加上六十位直学士,在垂拱殿商议决定。

这样既能尽可能听取各方的意见,又能避免分歧太大,陷入到无休止的党争之中,从而耽误了军国大事。

曾有臣子上书,请求实现真正的“垂拱共治”,重要的军国大事,当召集在京文官们,一起讨论决定。

结果被官家毫不客气地否决了。

你一介七品官去推举太宰和少宰,谁给你这么大的脸?你只是一局主事,却要去为影响全国的大事做决定,谁给你的勇气?

官家说得很明白,官员必须转任多处,经过历练,积累足够的见识和经验,达到一定层次和境界,真正明白该如何权衡利弊,才有资格参与到军国大事的决策。

绝不能当了几年官,地方和中枢到底是什么情况都不清楚,只凭自己的喜恶,参与到军国大事的决策里去——允许你发表自己对军国大事和战略国计的意见,但是要想拥有决策权,等历练足够了再说。

赵似的声音让谭世绩从思绪中清醒过来,连忙抖擞精神,继续倾听。

“转回到郡令尹。郡令尹,行平章郡事,负承流宣播、巡督治抚之职权,总领该郡军政事宜。各郡三司使,布政使同行平章郡事,以为第一副手;按察使、兵备使、布政左副使、郡长史,参知郡事。平章郡事和参知郡事,可召开郡事会,决定重大的本郡政事,比如州县知州、知县的任命”

官帽子和钱袋子,只要管住了,就等于拿住地方的命脉。正在记录的宇文虚中灵光一闪,抬头说道:“官家,这是不是叫既制衡又放开?”

“叔通这句话提的有意思,嗯,就叫制衡式授权。”

宇文虚中和谭世绩眼睛一亮。

对啊,郡尹以及郡三司使,都是中枢派下来治理该郡军政事宜,确实是获得足够的授权。如何让授权不会变成专权和越权,那就需要约束。但是约束不能太死,否则的话郡尹和三司使就没有权柄,根本管不住下面的州县。

所以必须把约束变成制衡。制衡式授权,这种提法确实精妙。

“按照内阁决议,朕钦定霍安国为西安府尹,兼西北路行军转运使,总领西征筹备工作。后面这个职务和工作,不要公开,定为机密。”

“钦定苏迟为江宁府尹,张绎为淮西郡令尹,薛韬为淮东郡令尹,吕颐浩为江东郡令尹,刘汲为东海郡令尹,叶逊为南海郡令尹其余各郡令尹,以及递补的布政使,左副使,内阁再议,再呈报朕钦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