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宋世祖> 第四十一章 人事即政-治(一)

第四十一章 人事即政-治(一)(2 / 3)

为耻,一边为官,一边刻苦攻读经义。

但是随着章惇为太宰,全力推行新政,不少士林儒生深恶之,于是对章持大加鞭挞,说他苦心研究、精心书写的文字一窍不通,毫无价值。

旧耻新辱,让章持有些走火入魔,思想上越发地保守起来。

在西安府尹任上两年多,西安府居然成了保守文人的大本营。各类小报杂志,层出不穷,肆意抨击新政和新思潮。同时,原本在有条不紊进行的西征准备工作,因为章持有意或无意地疏忽,被大大的延缓。

这让官家大为不满。于是这次出缺名单里,就有了西安府尹。

“西安府尹备选人霍安国、李思贤这五人的履历,都摆在诸位身前,大家议一议吧。”

蔡卞话刚落音,刘韐率先说道:“霍安国,是我的旧吏。我为河北布政使时,举荐他为右副使。所以我依律避嫌,不做评论,也不举手表决。”

苏迈开口道:“霍安国,治事干练,只是士林儒生们,对其非议颇多。”

士林儒生颇有非议?还不是指的是霍安国任齐鲁郡布政司左副使时,查办和严惩了仙源(曲阜)孔府的不法之事。

官家也借题发挥,将哲庙先帝册封给孔子后人的奉圣公爵位,降为金紫光禄大夫勋位,同时没收了大半封田,只留下三千亩地和一个世袭的、专管孔子祭祀事宜的“奉贤祀事使”五品官职。

这等于捅了马蜂窝,许多儒生士子都跳了起来,纷纷上书。

官家毫不客气地答道:“朕略有文治武功之德,尚不敢称圣。且孔子有谦逊之德,当不敢逾称圣人。”

一句话堵得儒生士子们无话可说——老子立下这么多的功绩,尚且不敢称圣,一个千年前的牌位也敢称圣?

再说了,孔子留下的那么多书籍里,有自吹过自己是圣人吗?都是你们这些不肖徒子徒孙们,把他给哄抬上去的,让他有违谦逊的君子之德。

且此时对孔子的尊崇,还没有达到明清时期那么变态。同时,这又涉及到大宋新旧思潮之争。

新思潮认为,大宋这个国家,是由亿万大宋百姓与其居住的土地所组成,而大宋皇帝是大宋这个国家的具体体现。忠君亲民,就是热爱大宋,这就是新思潮提倡的大宋“爱国主义”。

既然你爱大宋,效忠大宋皇帝,亲近百姓万民,那么为何还要去拜孔子,尊他为圣人?矛盾冲突时,你是听天子的话,还是听孔圣人或者代表孔圣人的师长的话?

天地君亲师,师排在最后,当然要听天子的话——从实际意义上说,师长教我识字学问,恩重如山。可是天子能赐我官职,权势富贵,所以忠孝不能两全。

一番论战,新思潮把旧思潮打得稀里哗啦——新思潮背后代表着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