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宋世祖> 第三十八章 东阁议事(二)

第三十八章 东阁议事(二)(2 / 3)

大员坐镇,手持临机处置之权,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范纯粹则是反方,他的理由是如果有地方大员总领三司,有便宜行事之权,很容易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两人话虽然说得光面堂皇,但在座的众人都听懂话语里的另一层意思。

张叔夜顾忌的是新政开始进入“深水区”,可能在地方上引发的危机。

新政以前的诸多举措,一是拼命做大面饼,大家都有的分,且分得更多;二是严厉打击征收赋税的诸多劣行,杜绝百姓缴纳十分税,朝廷只收到四分,贪官污吏和相关人员分掉六分的情况。

种种举措,都在尽可能地避免侵犯文官、世家等利益集团的利益,同时在做大面饼的情况,使得他们分到的那一份比以前更多些。

正是因为这些举措,使得元符三年以的新政虽有波澜,但是没有大的波折。在稳定的环境下,大宋国力才得以迅速增强,进而可以支撑起灭夏、平辽和收大理的诸多战事。

现在,力推新政的大臣们都知道,确实已经到了更进一步的时候了。

首先官家挟三大功之威,天下没有哪一股势力敢拂其锋芒。其次西夏、北辽已灭,大宋没有外患之忧,内部就算出些乱子,也不用担心内外勾结。

所以从天启十一年,蔡卞带着新一任内阁上任以来,新政开始向改变面饼分配方式进行了。虽然前期只是温吞水,徐徐图之,但相关利益集团都不是傻子,早晚都会察觉到,新政的手开始从他们的口袋里掏钱——让他们少分钱,就等于从他们口袋里掏钱。

废除职田,就是非常关键又带有试探性的一步。

在这种情况下,地方非常有可能出现大的乱子——上次新政延续王荆公的校舍新法等科举变法,让文人士子、世家子弟们做官之路变得更难一些,就出现以佛门信徒为代表的民乱。现在直接呛到他们的肺管子,怎么可能不会有异动?

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必须有一位中枢派遣的大员,总领郡事。一旦出现意外,能够当机立断,把叛乱扼杀在萌芽状态,把因此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

身为反方代表的范纯粹,当然能看到这点。但是身为温和保守派的领袖,他还在坚持真宗先帝开始的祖宗之法——异论相搅。

此前的异论相搅,是大臣士大夫们在朝堂上各持不同的政见,从而互相制约,维护着皇权的威严。但是造成的结果是朝堂上党争激烈,中枢政令难以得到彻底地执行——大家都忙着党同伐异去了,哪里还顾得上理政抚民?

官家即位以来,基本上摒弃了“异论相搅”,通过各种手段,对官吏进行大改造,“统一思想、团结一心”。进而使得天启年间的官府执行效率,远超历代先帝。

但是君意帝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