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宋世祖> 第十六章 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第十六章 互相学习、共同进步(2 / 3)

难以在钱的成色上打主意了。”

范致虚越说越有信心,“这些优点是朝廷一直想推行折钱法的重要原因。但是折钱法的缺点也有,最大的诟病就是百姓把粮食变成铜钱这一过程中,又要受一次盘剥。在前几年铜钱紧张时,粮食换钱,更是要被扒一层皮”

“那谦叔你的意见是什么?”

“陛下,臣的建议是每郡根据当年收成和粮价,定下田赋实物缴纳数量以及折钱金额,百姓可自有选择。愿意实物缴纳的,就直接缴纳粮食好了。愿意折钱的,就直接缴纳钱好了。”

范致虚自信满满地说道。

“嗯,这倒不失为一个法子。”赵似沉吟道。

看到官家一脸沉思的样子,知道他把自己说的话,提的建议都听进去,范致虚心里那个得意啊。

这一回十有**就中了,以后我是不是简在帝心,等着飞黄腾达了?

“谦叔,那你有没有想过,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转运不方便,朝廷才希望用折钱法。偏偏这些地方,收粮食的商队去得少,拿粮食换钱困难重重不说,还卖不起价。跟使用折钱法起了矛盾。”

“在交通便利的富庶地区,朝廷反倒希望百姓们缴纳实物为田赋。偏偏这里换粮方便,粮价又波动不休,有时候也卖不起价来。这时,百姓们反倒愿意缴纳粮食完成田赋。又矛盾了。谦叔,这该如何解决?”

范致虚傻眼了,我那知道啊!

刚才那些东西,范致虚还是找心腹们商议了好久,原本准备写成一份文章发布在报纸杂志上,现在有机会,想着在官家面前卖弄一下。结果一句反问,直接问得哑口无言。

看到范致虚窘迫的样子,赵似不以为然,挥了挥手,“答不上也不要紧,你能想到前面那些,已经非常不错了。”

范致虚有些气馁。

今天想着要露下脸,结果把屁股露出来了。突然他灵光一现,恭敬地问道:“陛下,这些问题臣在治政时也会遇到,还请陛下赐教垂训。”

“这些问题朕一直在考虑。想到的解决办法,你说的灵活缴纳制算其中一个。百姓想实物还是折钱缴纳,任由他们。其次,建立一套有效的粮食转运制度更加重要。交通不便地区缴纳的粮食,没有必要运进运出,可以实地消化。当地官吏的俸粮,县城里百姓的用度,当地驻军、河工等用粮”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监管要到位。征收标准、减免标准以及审定这些数字,才是出问题的重灾区。这也是朕来东南给你们开会的原因之一。制度要跟上,思想学习也要跟上”

范致虚虚心地听着,心里有些失落。这次的面圣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啊,不行,我准备了这么久,怎么可以无功而返。

听到学习运动上,范致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