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宋世祖> 第六章 读书人的心眼

第六章 读书人的心眼(2 / 3)

积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跟吴则礼交好的名士大儒,肯定是守旧顽固、侧重义理之人,这些人自然也得不到重要,就是在文坛和舆论界,也被暗中打压,逐渐成为边缘人物。

原本肚子里就积攒了一堆的怨愤,几杯酒下肚,又被吴则礼的话这么一挑弄,马上就有人跳了出来。

“义理不幸,奸邪横行。对外穷兵黩武,对内骄奢淫逸,长此以往,必定民不聊生,国将不国!呜呼哀哉,吾等饱读圣贤之书,有厘清之志,却只能坐视乱象众生,国窘民困!”

对外征战,就算灭夏、灭辽、灭大理又如何?军功我沾不到半分,当然就是穷兵黩武!

对内新政,大搞基建,国库的钱哗哗地流到被雇佣的百姓手里;还有百业兴起,百姓们挣钱的门路越来越多。手里有钱,自然舍得消费了。可是我们一点好处都没有捞到,当然是骄奢淫逸!

必须批判!狠狠地批判!

一直批判到让我们参与进去,分到大大的好处,那才算太平盛世,四海宴清。否则的话,就是乱象众生,国窘民困!

听到这些落魄士人纷纷声讨,周围的官员都十分尴尬。他们比那些被积愤蒙蔽双眼的士子们要清醒得多。知道这些家伙只是趁机宣泄,话语里有不少歪曲事实,胡编乱造。要是在一般情况下,早就出言呵斥,维护朝廷和官府的威严。

但是这些人是顶头上司吴则礼请来的。看情形,吴则礼没有出声呵斥反驳,反倒有些赞同的意味。那自己出声呵斥,是不是打上司的脸?

可是不出声表态,万一被人把今天这情景捅到上面去了,郡里会怎么看?新太宰元度公上任一来,狠抓官吏思想和作风工作。正在布置任务,开始一场全体官员“努力学习、切实进步”的活动,“统一思想、端正作风、改掉陋习”。

今天宴席上自己没有勇敢地驳斥这些胡言乱语,是不是就是思想混乱、作风不良、陋习重重的表现?以前官家可是有过“不换思想就换人”的谕示。大家熬到今天这个位置,都不容易,谁甘心被换掉?

众官员看了看吴则礼,心里纠结极了。

范宝印挺身而出。

“此言差矣!”他义正言辞地说道,“当今官家乃不世出的圣君,英明神武,文成武德,远超汉武唐宗只是朝堂有宵小奸臣,蒙蔽圣听,才有此乱象。官家圣明,自当识破奸臣手段,远小人近贤臣。”

一通话说下来,即驳斥了那些文人士子的胡言乱语,捍卫了朝廷的威严,又守住了吴则礼的面子——我只是说这些人不该嘲讽朝政,间接指责官家。吴太守,你该不会对官家有意见吗?

吴则礼怎么敢对官家有意见?此时的赵似,挟重振国力、攻灭夏辽的威势,在朝野上下威势正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