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宋世祖> 第二百零六章 长年富贵属多才(四)

第二百零六章 长年富贵属多才(四)(2 / 4)

许将跟章惇对视一眼,单独说道:“陛下,既然如此,尚书省就按照这次会议的惯例,以后每年就由专管的仆射,牵头召开各口的全国会议,具体事宜由承政厅和相关本部负责。至于轮流时间和秩序,请容臣等商议后再定。”

“好!”赵似继续说道,“秘书省转发的《进一步推动政制改革》的行文,众卿都看了吗?”

那篇行文全是赵似这次对郡州县和乡野治理的总结。

“都看了。”

迟疑了一下,蔡京忍不住开口问道:“陛下,新的政制改革,会下放授权许多权力给郡布政司,而布政司权柄又尽在郡守之手。假以时日,会不会让郡守权柄太重,有尾大不掉之嫌?”

“这一点,陛下深思熟虑过。”在一旁的蔡卞看了一眼赵似,得到回应,便出声替他答道。

“新政制里,郡守与各部侍郎、都察院副都御史,可以互相交流。各郡守之间,也是定期换岗。而且陛下在政制改革新条例里,授予从三品官员,有直书治中局和秘书省之权。”

听到这里,大家都明白意思了,这是钳制手段。

从三品官员,是布政副使和直隶州知州,他们可以直书给太宰和陛下的幕僚机构—治中局和秘书省,也就意味着可以直接把地方的情况,包括郡守不法违纪之事,通过单独渠道呈报给太宰和官家。

而官员行文上书所用的邮传体系,归兵部管。这是一个非常独立的部门,跟各地也就兵备司有些瓜葛。所以郡守想控制地方与中枢的通讯,是不可能的。

有了这个直书举措,郡守想在地方一手遮天,是不可能的。

再说了,郡守可以通过布政司掌控一郡的人事和财政大权,管住全郡各州县的官帽子和钱袋子,甚至可以调动有一定威慑力的保安警队。

可是监察/检察和裁判两大司法权、地方兵马权,却在按察司和兵备司手里。人家直属上司是门下省和枢密院,尚书省都插不上手,你郡守更别想掌控。

想擅权地方,独霸一方,呵呵。

只是这些大家现在不大关心,只是有些好奇,你们兄弟俩在这里跟我们装什么避嫌呢?刚才说的这些事,在座的几位,不都心里有数吗?

赵似开口了。

“朕深知大宋疆域辽阔,地形多样。这也就意味着交通不便,但是事实上,各种各样的情况会随时发生。什么事都由中枢决定,一来反应迟钝,毫无意义;二来违背多样性,这郡合适,那郡就不合适。”

“所以必须给予地方一定自主权。这个自主权也可以叫自治权,就是有权调配本区域的部分资源;所制定的方略,执行的举措,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做出适合本区域的调整。”

“但是不能违背国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