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宋世祖> 第一百五十三章 洗尽青衫辇路泥(三)

第一百五十三章 洗尽青衫辇路泥(三)(2 / 3)

力。夏国出产,除了牛羊皮毛和部分药材外,盐要占很大一部分,供应了西北诸州县。”

“元符二年秋,朕时为简王,与西夏开战,然后奏请皇兄,封锁宋夏边境。当时夏国的盐巴,为西北诸州县必需,轻易断不了。朕与时任陕西路转运使的颍叔公(蒋之奇)商议,增加解池的盐巴产量,暂时缓解了西北诸州县用盐所需,顶住了对夏国食盐的封锁。”

“而后,蒋公又遣人去收复的西海,开拓盐田,出产食盐,进而解决了河西、陇右州县以及朱雀旗各千户的用盐。使得西夏的食盐更难进入宋境。如此一来,封锁西夏的战略得以完美执行,西夏国力被最大限度地削弱。解池功不可没。”

赵似随即又感叹道:“颍叔公,长于理财,善治漕运。朕准备用他为右仆射兼计相。可惜他年事太高,元符年间主持西北转运之事,已经耗费他的精力。天启年后,连求了数次乞骸骨。朕苦苦挽留,请他为成均大学左司业兼管仲学院山长。”

“这次朕离京时,还特意去看了看他。身体越发地不行,已经辞去一切职位,在家养病。唉”

常安民听到这里,心头一动。

现在的计相是计部尚书蔡京。这几年来,主持了盐糖酒茶改制,商税关税改革,搜录田地等一系列税政大事。使得赋税增加、国库充盈,能够支撑去年的灭夏之战。

尚书省十位尚书,就他风头正劲。正旦以灭夏之战论功行赏,蔡京得授正二品金紫光禄大夫勋位。

曾经有段时间,传出他是接任太宰之位的候选人,虽然排在他弟弟蔡卞、中书省司徒苏辙、枢密院使许将之后。但是能并列此位,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前几日尚书省宰台调整,蔡京补位为右仆射,计部尚书被张国康接任。

常安民是元符二年秋就跟随赵似入西北,算是潜邸从龙老臣。对赵似的用人思路比较了解。只要他对你得才干和品行认可,几乎是毫无保留的信任和重用。

比如总领国政的太宰章惇,主政河北的张叔夜,以及主政河东的自己。

官家对蔡京如此使用,常安民察觉出有些不放心的意思在里面。计部如此重要,完全可以让蔡京以右仆射兼任计部尚书,算是名副其实的计相。

偏偏官家不如此安排。又听到刚才一番对颍叔公的感叹,常安民几乎可以明确自己心中的怀疑。

再想到一些传闻,常安民心里有数了。

看过解池后,赵似转身离开。

往远处马车走去的路上,赵似突然问常安民。

“希古先生,你去了吏部,河东郡守可有合适的人选?”

常安民迟疑了一下。

官家如此问,别人或许只敢回答一句:河东郡守位高权重,臣不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