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宋世祖> 第一百四十五章 此日楼台鼎鼐和(一)

第一百四十五章 此日楼台鼎鼐和(一)(2 / 4)

苏辙以前对新政有意见,对官家的“雷厉风行”也颇有微词。可是有了北辽政情和天祚帝做对比,一切都释然了。

人要知足。

赵似转头看了看于化田,他马上站了出来补充道。

“据最新的统计,自天祚帝即位以来,从北辽西京道、南京道诸州县,南逃我朝的汉、奚、渤海百姓约六十万。”

“六十万?”众人大吃一惊。

根据枢密院军情侦查局收集回来的消息,北辽西京道有人口十六万七千户,加上云内四州军户,大约在十八万户左右。

南京道大约有人口二十四万六千户。

正常情况下,每户男女老幼全部算上,平均在五到六人。算下来西京道和南京道诸州县,人口在二百六十万左右。

一家伙跑了六十万,差不多占人口的五分之一。还是短短三年时间里跑掉的,这足以说明北辽的苛政何等恶劣,民不聊生到了何种地步。

于化田继续说道:“初步筛选,中间有十余万是从东京道、中京道借道南逃的奚人和渤海人。”

众人看着这位内侍,神情各异。

他执掌东校字房五年,在很多人心目中,化身为白无常。现在升迁执掌秘书省咨情检校处,接替他执掌东校字房的是内侍李香药。

“但是从各种情报来看,北辽军队的战斗力,并没有减弱多少,尤其是基层部队,由于大多数还是以契丹、奚人部落为核心,上层的腐烂,还没有影响到他们那一层。”

于化田不急不缓地说着北辽咨情。

“非常明显的例证,如北辽东京道平息叛乱一事,主帅是越王耶律淳。他坐镇辽阳府,指挥各路人马镇压女直、室韦、渤海诸部的叛乱。耶律淳饱读诗书,擅长诗画,但是在军事方面却显得平庸。各路兵马起初都是碌碌无为,只求自保。结果叛乱愈演愈烈,四下蔓延。”

“耶律淳无奈,上书请出萧兀纳、萧挞不也等良将。两萧等人到任东京后,短短一月余,整顿兵马,分兵合击,很快就将渌、丰、宁江等州的叛乱镇压下去,女直、渤海等叛乱诸部逃入长白山和混同江以北。”

“但是没多久,天祚帝在耶律阿思等人的蛊惑下,又将萧兀纳等良将召回西京,然后东京道的战事又开始糜烂。”

大家面面相觑,天下奸臣都是一个套路,看到忠良之臣开始立功,对他们的地位有威胁,慌了手脚,想尽办法把这些可用之人调离。

宁可让国事糜烂,也不要让对手立功。

赵似忍不住站起身来,背着手在殿里走来走去。大家都习惯了,目光继续投射在他身上,随着而移动。

“于化田说得很明白,辽军的战斗力还在。良将统领就能继续打胜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