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宋世祖> 第六十四章 长为东风春作主(二)

第六十四章 长为东风春作主(二)(2 / 3)

像是榆树。这边隔得太近,马车又在跑,看不清楚。

但是对岸却能看得很清楚。

每棵树周围都有一蓬蓬的绿色灌木,尺把高,蔓延在整个堤坝上,有向河床扩张的趋势。现在看来,一团隔着一团。但是相信用不了多久,堤坝、河床以及堤坝两边的山坡沟壑,都会被这灌木覆盖,变成一张浅绿色的毯子。

“以往好像没有这些树木?”李青鸾指着窗外的树和灌木问道。

“是的李官人。这些都是这两年新种的。”

“又是修路,又是种树,这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赵十三有多少钱粮往里砸?”李青鸾知道在西北苦寒之地,种树养绿是多么的不容易。

这里本来种粮食养活人都很勉强,谁还有精力和闲心去种植这些树林和灌木?

“李官人,这些树木不是官府种的。”

李青鸾一愣,“那是谁种的?”

“是江淮、江东、两浙、闽海那些富得流油的棉商、丝绸商、粮商和海商花钱雇人种的。”

“还有这事?张公,还请仔细跟我说说。”

“李官人,宋国秦川郡,这两年官府在拼命地修直道和水利工程。而民间增加最多的是你见到的这些树林灌木,还有大大小小的池塘水库。都是我刚才说的那些人,花钱请人种植和修建,还有后续的养护。”

“池塘水库?”

“是的,面积小,不能自主放水的叫池塘。面积稍大,有闸口放水的叫水库。这些池塘和水库,都是测绘局和工务局来勘察过,有利无害才准许修建的。雨季蓄水,平时按需缓缓放水浇灌”

“那那些东南商贾们花如此多的钱粮,是为了讨赵十三的欢心吗?”

“不是的,他们是为了换林票和水票。”

“林票和水票?”李青鸾十分不解,这是什么玩意?

“是的。李官人,宋国天启元年下半年有了新规定,凡是在西北种植树木多少棵,灌木多少亩,种植成活两年后可获得相应的林票。此后每年,成活的树木和灌木,都可继续获得相应比例的林票。池塘和水库也是如此,按估算的面积来算水票。”

“这些林票和水票,在那些东南的商贾手里能派上大用场。棉商想扩大种棉面积?拿林票或水票来。听说一亩林票可以换取江北泰州等地十亩荒地。”

“荒地?”

“是的,宋国自天启元年以来,天下各郡州县搜检田地,凡漏报者一律加征赋税,严重者定罪加以没收。铁血手腕之下,这两年来几乎搜检了天下所有的田地,登记在册。然后今年宣布,所有无主土地、山泽湖泊,都为官有。”

“官有?本郡记得赵十三的《国体大诰》里有说,天下所有土地,无论山河湖泊,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