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宋世祖> 第二十四章 浮屠道危畏天威(三)

第二十四章 浮屠道危畏天威(三)(2 / 3)

冒出星星点点的汗珠来。

这一招明摆着告诉自己,你们不要太嚣张,你们能不能做住持,还要看朝廷的脸色。朝廷不认,你们就是个屁!

所以不要太嚣张!

“可!功德司,记得把章相的这个建议加进去。”

“喏!”

智海和尚垂头丧气地坐下。

释门第一炮就哑火了。

洛阳珈蓝寺方丈慧海和尚说道:“陛下,诸位大官人。我等佛门弟子,自当清净修佛。然解脱之前,还是凡夫俗子,这身臭皮囊还需要五谷供养。贸然断绝田产,恐怕会让我等僧人饿肚子,难以为生。”

刘正夫马上出声反驳道:“李都司刚才所念《僧道尼诸功德规范律草案中说的明明白白,朝廷承认的僧侣,如同教职,有编制,有俸资,如此优待,还担心衣食无忧吗?只管修心礼佛。”

白马寺方丈四和和尚说道:“编制皆是定数,与我佛普渡世人大不同。如我要引有慧根之人入佛门,还要申请编制,此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刘正夫毫不客气地说道:“普渡世人?大和尚莫非要把天下百姓都渡入佛门当僧人不可?到那时,大和尚倒是建立了天上佛国,只是无人耕作,无人织布,大家一起念经礼佛,然后一起饿死冻死。”

他的话引起一阵轻笑。

刘正夫脸色肃正地继续说道:“官、教、军、警、僧道等,皆不事生产,虽各司其职。官,理政抚民;教,教书育人;军,保家卫国;警,维护治安但一餐一衣,皆是民脂民膏,不可缺亦不可多,造成百姓沉重负担。所以必须有定数,不能无限制扩增。”

他的这番话引起旁听席上许多人一片叫好赞同声。

经过一年多报纸杂志的潜移默化,“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宽民力,轻民负,绝对的政治正确。

何况刘正夫话里还有话,官、教、军、警虽然也受百姓供食,但好歹还各司其职,为百姓们做出贡献以图回报。

僧侣道羽,如何回报?多为百姓们念几句经文?保佑风调雨顺?

你们如此,岂不是最受鄙视的寄生虫?吸食百姓血肉的蚂蟥?

四如和尚的脸,都苦成黄连了。

杨时、李光、张绎等人面面相觑,忍不住低声议论起来。

“释门不妙,怕是要一败涂地。”杨时摇摇头道。

“今日不论佛经禅义,只是就事论事,他们原本就立论不稳。佛门清净出世,不当沉迷与俗世红尘之中。自当与钱财俗物断绝。而地方世家大户与其勾连,匿逃赋税之举,又无法说出口来。所以才被揪住了要害。”

“是啊,不管去问谁,僧侣等出家之人,该不该远避山林,清净修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