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宋世祖> 第二十一章 贪数明朝知重九(三)

第二十一章 贪数明朝知重九(三)(2 / 3)

调回嘉佑军司的宥州。”

“那里虽然不太平,但好歹在无定河西边,一旦打起来,有前面的祥佑军司诸州顶着,多少有时间逃命。”

听了叔叔的话,张广顺万万没有想到,西夏国内,胆丧气馁到了这个地步。

看到侄儿脸上的神情,张元庆能猜测出他心中所想,讪讪地解释着。

“都是你二婶,她那个性子”

张元庆突然想到,要不是自己婆娘这样的性子,父母早逝,自小跟着自己的侄儿也不会刚满十六岁就报名从军。

一时间这话也说不下去了。

“唉,算了,不说了。三郎,听说你在这边过得挺好的?”

听了叔叔的问话,张广顺心里有无数句吐槽要蓬勃而出。

说好的西夏显道堂在大宋金牌卧底,全西夏上下没有几个人知道底细,那我叔叔是怎么知道我在大宋的?还知道我在这边过得挺好的?

“二叔,俺的消息,你是怎么得知的?”张广顺小心地问道。

“是郡主告知我的。”张元庆不在意地答道,“我临出发前,郡主把我悄悄叫到一边,告知了三郎你的消息,还叫我到了开封城后,找李辅仁帮忙,悄悄跟你见一面。郡主说,你太不容易了,蛰伏在宋国境内十年,为西夏立下汗马功劳。也该让你知道家中亲属的消息,以慰寂寥。”

说到这里,张元庆还赞叹了一句,“郡主真是仁义啊!”

张广顺已经无力吐槽了。

他知道李青鸾确实是为他着想,也想借着亲情对自己笼络一番。可这样做,很容易让自己暴露的。

幸好自己早就归顺大宋,还成为军情侦查局的一位谍报人员。要不然,在枢密检详局、保卫局无孔不入的布控下,自己早就凉凉了。

差距啊。虽然李青鸾在情报工作方面确实天赋异禀,但跟大宋的情报系统一比,就相形见绌了。

张广顺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纠缠太多,反问起来。

“二叔,现在家里的情况,怎么样?”

张元庆长叹一口气,充满了悲凉。

“饿殍遍野,民不聊生。人心浮动,各思退路啊。”

“怎么会这样?去年秋收不是大丰收,已经缓过气了吗?”张广顺诧异地问道。

“唉,确实是大丰收,存粮满仓。可是那满仓的麦谷还没握热,一群辽国商人从北边而来,高价收购粮食。恰恰那时,宋国放开边境,美酒、茶叶、丝绸、瓷器,贵族们馋了许久的物品潮水一般涌了进来。”

“权贵们按捺不住,大肆出售粮食,获得钱财,好去购买那些奢侈品。等到陛下发现不对,权贵们已经把仓里的军粮都卖出部分。可是再三严令之下,仍有权贵们向辽国商人悄悄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