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宋世祖> 第二十三章 入縠两位

第二十三章 入縠两位(2 / 4)

“嗯,俺打个比如。俺们大宋是一户人家,有二十口人,其中贵人四位,普通人十六位。一年出产一百石粮食。”

听到这里,长孙墨离和曾葆华把头点得跟小鸡吃米一般。

“现在四位贵人分得八十石粮食,自然是衣食无忧,逍遥快活。余下的十六位普通人分二十石粮食,肯定是节衣缩食,十分艰难。万一遇到天灾人祸,生老病痛,那就更加艰辛了。”

“贵人日子越过越舒坦,普通人越过越艰难。到后来,普通人觉得日子过不下去,准备拆屋掀桌子。这时,有人出来说,俺们要改改规矩,四位贵人分六十石,十六位普通人分四十石粮食。这就是存量变革。”

赵似当然还有些话没有说出来。

王安石的变法可没有这么简单。

他是把一百石粮食,改为贵人分五十石,百姓分三十石,朝廷拿二十石。

不过赵似这一席话,让长孙墨离听得眼睛发光,就跟黑夜里挂在东华门上的大宫灯。

“按照大王所言,王荆公这般存量变革,火中取栗。贵人们少了粮食,心中不快。普通人还是吃不饱,心中依然不满。到头来两头没得讨好。妙哉!大王一句道破了熙宁变法,争论不休、来回拉锯的真相。”

长孙墨离拍手叫绝。

赵似也在心里为长孙墨离点了个赞。他听出自己话里的意思,一个火中取栗,就点得十分明白了。

曾葆华在一旁不停地用折扇击打着自己的手心,催促道:“十三郎,快说说,增量变革是什么个章程?”

“增量变革就是把这户人家的出产,从一年一百石变成一年两百石,三百石。很多难题就迎刃而解。在对新增加的粮食出产进行分配时,就能顺带着把新规则立下来。”

听到这里,曾葆华的眉头反而皱在了一起,开口说道。

“王荆公认为通过理财可以增加财富。而司马温公却认为天下财富有定数,理财无异于横征暴敛,其危害甚于加税。从而今情况来看,司马温公所言似乎更有道理。”

当然是司马光所说的显得更有道理。在现在这个技术条件上,农业生产力是非常难以提高的。

耗费心血,风调雨顺,也只能多收个三五斗。把它当成理财产品,去增加财富,那真的是死路一条。

所以熙宁变法,越变越让百姓贫苦。

富国而不富民,名为均富实为敛财。

贵人们“誓死捍卫”自己的权益,原本只该分五十石,被他们拿回到六十石。

朝廷拿了二十石,尝到甜头,还想更多,直接拿三十石。

那么最后吃亏的就是百姓,没变法前还能分二十石,现在只能分十石,能不窘困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