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秦时:一人之下> 第一百一十三章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魏大将军

第一百一十三章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魏大将军(2 / 3)

等到魏庸率领大军到达阳平,一切都按照剧本排演下去,不过最开始并不顺利。

不是双方没有默契,毕竟双方主将一直在暗中交流,而是魏庸的领兵能力在蒙骜看来太菜了,破绽都已经主动告诉他了,还指挥不好……

搞得蒙骜不得不通过罗网教魏庸怎么打,可以说蒙骜在同时指挥两支军队,不得不说这很搞笑,我自己打我自己?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成嶠的先见之明了,不用战俘,刑徒组成的杂牌军,蒙骜是绝对舍不得用自己手下的军卒用生命去演戏的。

等到蒙骜好不容易指挥魏军像模像样的攻下了阳平城,魏庸的领兵能力总算被蒙骜调教得勉强合格了。

当然,尽管合格了,魏庸还是庸将,不够蒙骜一只手打的,只是不会一不注意放基础错误,常识错误了。

魏军追击“败退”秦军,蒙骜就按照剧本演了下去。

没有精锐秦军支撑,没有秦军督战,杂牌军自然是经不起魏军打击的,好歹人家是正规军,很快就溃败了。

不过没关系,蒙骜已经带着脚力更快的正规秦军撤退了一段距离,溃军影响不了正规秦军。

魏军正忙着砍杀溃军,获得军功,再加上真正断后的骑兵部队以及魏庸的默契配合,秦军撤退得可谓相当从容,军阵严整,明显保留着强大的反击之力。

秦军的反击之力,也是魏庸下令魏军禁止追击的根本原因,这个时候魏庸刚夺回了阳平,又小胜了秦军一场,威望正高,可没有将领敢跟他唱反调。

等到秦军撤着只留下模糊的影子时,魏庸下令不要俘虏,全部杀干净为战死的魏军报仇!

这也是剧本中的内容,蒙骜,成嶠,魏庸都不希望其他人知道这支秦军的真实组成成分,一旦暴露,对他们百害而无一利。

实际上魏庸的命令是极为符合军心的,上上下下都极为赞同,在这个还是以首级魏主要记功方式的年代,只有死人才能提供更多的首级。

再加上秦魏之间的仇恨,虽然没有秦赵那么深,但也浅不了,有仇报仇,有怨报怨,这机会谁不喜欢?

借助屠杀的命令,魏庸在魏军的威望可谓不减反增。

等到魏军夺回阳平,小胜秦军一场,斩首四千余的捷报传回大梁,魏增可是高兴坏了,说出了与原著类似,却有一点细微差别的话。

“魏国有大司空,纵使强秦又有何惧?”

满殿朝臣也很高兴,击退了秦军一是保住了魏国和他们的颜面,二是保住了他们的财产。

第二点无疑更为重要,要是放任秦军进入腹地乱搞,魏国权贵的财产无疑要受损严重,特别是有封地的,没有封地的不过受损小一些罢了。

因为大战严重影响了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