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科幻小说>太阳毁灭之世界末日> 第20章全面研制

第20章全面研制(1 / 3)

月净威,哈佛大学科学家,道:“第二阶段。全面研制和试验阶段。”

从1979年到1984年,又陆续发射了7颗称为“BLOCKI”的试验卫星,研制了各种用途的接收机。

实验表明,GPS定位精度远远超过设计标准,利用粗码定位,其精度就可达14米。

精星灵,曰:“第三阶段。实用组网阶段。”

1989年2月4日第一颗GPS工作卫星发射成功,这一阶段的卫星称为“BLOCKII”和“BLOCKIIA”。

此阶段宣告GPS系统,进入工程建设状态。

1993年底实用的GPS网即(21+3)GPS星座已经建成,今后将根据计划,更换失效的卫星。

月净威,哈佛大学科学家,道:“GPS前景。由于GPS技术所具有的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作为先进的测量手段和新的生产力,已经融入了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应用领域。随着冷战结束和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美国政府宣布2000年至2006年期间,在保证美国国家安全不受威胁的前提下,取消SA政策,GPS民用信号精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改善,利用C/A码进行单点定位的精度由100米提高到10米,这将进一步推动GPS技术的应用,提高生产力、作业效率、科学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刺激GPS市场的增长。据有关专家预测,在美国,单单是汽车GPS导航系统,2000年后的市场将达到30亿美元,而在中国,汽车导航的市场也将达到50亿元人民币。可见,GPS技术市场的应用前景非常可观。随着2000年10月31日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我国开始逐步建立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截止到2013年,北斗在军用及民用领域均已开展应用,对GPS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如在军用领域,北斗二代军用终端已达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而在更广泛的民用领域,三星已推出支持北斗卫星定位功能的手机,凯立德已推出支持北斗的车载导航仪,根据《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系统产值将超过4000亿元,国内以往由GPS垄断市场的局面就此改变。”

精星灵,曰:“GPS特点。静态相对定位:50km之内误差为几mm+(1~2ppm*D);50km以上可达0.1~0.01ppm。实时伪距差分(RTD):精度达分米级。实时相位差分(RTK):精度达1~2cm。”

月净威,哈佛大学科学家,道:“(1)全球全天候定位。GPS卫星的数目较多,且分布均匀,保证了地球上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至少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GPS卫星,确保实现全球全天候连续的导航定位服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