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清明上河图> 第一百一十一章 秦桧还京

第一百一十一章 秦桧还京(1 / 3)

赵桓一面处断政事,趁着两国休战的契机,涮新政治,改革体制,同时又投入巨资,将大量军械物资投放各军。

岳飞的襄阳驻军最得实惠,得到大量战马的同时,大量的步人甲,陌刀、横刀、战车,纷纷自长安附近运往襄阳,自靖康六年八月起,各种战备物资纷纷开运,仅是神臂火箭一样,便有十万支之多。

这样规模的物资运送,往往需着大量的人力物力,所费的财力也是不少。若不是两国无战事,仅这一项开支便可以发运一次中等规模的战役。

及至九月皇帝大婚典礼时,与动辄千辆牛车的运输队伍相比,迎娶皇后的大驾虽然仪卫齐全,场面盛大,相形而比,却是显的寒酸了一些。

立后,立太子,告庙祭天,加上这一年自下半年起没有战事,金人也仿佛被英明神武睿智天生的皇帝打的不敢再犯边,虽然旧京未复,太上不归,好消息也算是一桩接一桩,普天下的百姓如何还不知道,长安城中却多半是眉气盈盈,满口称颂官家的话语成车的喷涌而出,自大礼那日时起,阖城四十余万人尽皆上街,晚上时花灯如市,繁花似锦,当真是如烈火烹油般的热闹拥挤。

秦桧现下已经是声名狼藉。

他的根基不能和李纲比,对方是国家重臣,曾于危难时出面力挽狂澜,虽事不成,但刚直清廉之名传于天下。除此之外,资历也是一个大问题,秦桧以翰林学士被俘,回国不久就任参知政事,而李纲在中央机枢多年,六十余岁任平章军国事,皇帝信重,天下归心,任何人也无话可说。秦桧三十来岁年纪就任参知政事。这也罢了,考察全国各路政事,推行精简机构,罢斥了大量的地方官员,革除了不少州县,可以说,自任相以来,秦桧就等若是被皇帝放在火炉上烤。现下虽然多了一个李纲在京西南路一般行事,却是显的不温不火,以自身的威望德力来教化安抚的多,不象秦桧威福自用,大刀阔斧,虽然痛快了许多,也自然得罪的人更多。

其实秦桧也是有苦说不出,他自然也想用威望德行来做事,奈何这种东西他遍寻自己全身也是寻不着半分,李纲花三分力气做的事。他相同做法就得用十分。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全用政治诡道,夹杂权术霸道,在福建路半年不到时间。精简了几十个州县,罢斥的官员足有几千人,而骂声四起时,又传来御史台弹劾的消息,皇帝急召他自福建回长安述职,他一面依着旧例上了辞职表章,一面收拾就道。好在没有家眷,带着几十个亲信和护卫,自福建北上,至建康朔江而上。从翔凤关入关中,等到了长安时,已经是靖康六年九月。

他上路时南方还是盛夏时节,天气闷热难当。到得关中时已经是深秋时节,树木凋零落叶缤纷,满眼看过去,皆是肃杀秋景。他原本就是前途未卜,对着无边秋意,不免有些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