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清明上河图> 第九十六章 岳家军

第九十六章 岳家军(1 / 4)

太原战场尘埃落定,韩世忠于海州大破伪齐杜充所部,斩首数千俘敌三万余,杜充仅以身免,狼狈窜逃,韩世忠趁机收复楚州、海州、徐州,在建炎三年丢失的天长军失地,已经全数收回,兵锋指处,直指原京东东路,危胁着整个伪齐的统治中心。

建康六年春四月,湖荆襄潭诸州讨招使岳飞采取十面合围,步步进剿之策,在得到平章军国事李纲大力支持下,使得原本要用五年之力才能解决的洞庭湖杨么之患,两年不到的时间便获全功。

这个消息与太原战胜的军报一前一后,相隔不久都送到长安,赵桓览岳飞奏书,但见书云:“诛首逆杨么,招黄佐、周伦投降贼众凡二十余万,湖湘悉平,获贼舟船千余,自此荆湖无忧矣。”

杨么是个颇具帅才的人,起事之余挟众数十万,以抗金为名,接钟相威望,在境内实行乡社,兵农兼顾,陆耕水战,沿洞庭湖而割据,荆湖数十县落入其手,又背倚大湖,皆善水战,起事之初,宋军无有水师,而杨么所部机动灵活,陆战则入湖,水攻则登岸,使得绝对优势的宋兵无计可施,几无下手之法。若不是赵桓深知荆湖要紧,而杨么治下又因战事连绵,又紧接着爆发了几次天灾,接连有大片地域病饿死人,使得兵无战心,而麾下大将都接连投降,想这么轻松剿灭,绝无可能。

在灭除杨么割据后,荆襄这个四战之地终于能腾出手来,直接危胁唐、邓诸州,进可取洛阳,开封,退则沿江固守而无后顾之忧,虽然打的是内战,剿灭的是起义的汉人农民,其战略意义。后人有评价曰并不在朱仙镇大捷之下,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赵桓深知此理,朝中知兵者也知其中关系利害,岳飞奏疏一至,朝野欢腾之余,最先想到的并不是奖励有功将士,而是其后的善后事宜。

先令岳飞遣散义军残余,两万七千余户尽在就地安置。给田亩种子耕牛,免三年赋税,政事堂派遣官吏,就地安抚,务使诸州在短期内恢复元气。

精选精壮武士,先充实诸州驻屯禁军,然后编制厢军,老弱而仍愿从役者,编入驿站邮传,以领国家俸禄。不使生事。

而最令人注目的。便是计相赵开上疏,请保原两湖地区的乡社组织。

这乡社实是钟相发明,以五户为一社。互相协助耕作,入社者先交一定份额的钱粮,然后守望相助,贫病困苦者社内诸户一并出力相助,到秋收春耕时,则社内各户一起出工出力,守望相助,使得境内田蚕兴旺,物业丰富。

在钟相起兵之前,两湖诸地为宋朝最富庶地地方之一。特别是粮食与丝制品的出产犹为丰富,整个宋朝财赋收入,养兵费用,仰赖两湖甚重。

兵兴之后生产破坏,两湖自保尚且不足,自然也提不上国家征赋,此时战事停歇,不少守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