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庆丰军> 第七十五章 玉玺下落

第七十五章 玉玺下落(1 / 3)

刘福通欲与郝十三引荐一人,说话间,一个东瀛浪人走进军帐。

那人,一身和服,脚穿木屐,头上的发髻,高高的梳在脑后,双手抱于胸前,怀中抱着一把长倭刀,腰间别着一把短刀,透露着一脸的冷峻。

那人一个汉家的长揖,道:“流落东瀛的汉家儿郎,后村上天皇幕僚‘陈思宋’,见过刘元帅、郝都督。”冷峻的表情,没有发生一丝的变化。

就那一身标准的倭寇服饰,郝十三心道:“倭寇,肯定是倭寇上岸了!”勃然变色,下意识就去摸腰间宝刀的刀柄。

刘福通赶紧劝阻道:“贤弟——贤弟休要动怒,切听他言。”

“有什么好言语的?倭寇侵略东南沿海,如今莫不是要与红巾军联合?我说什么也不能同意。”郝十三怒道。

那个自称是汉人陈思宋,微怔道:“我乃是南宋平章政事陈宜中之后,虽然客居东瀛,却并不是倭人。”

陈宜中何许人也?乃是与文天祥、陆秀夫共同辅佐南宋最后政权的时代人,可惜,这人性命却得以保全,没有被蒙元掳掠,也没有在崖山赴海。

“先祖陈宜中,因崖山战败,大宋亡国,先走暹罗,后走东瀛,为的也是复国之事儿,东瀛乃是大宋的忠诚藩属,大宋亡国,东瀛举国为大宋服丧,又两战于蒙元,都督何故存对东瀛存在那般的偏见?”陈思宋道。

陈思宋所言不虚,此时的东瀛,非后世的东瀛。

时下东瀛,深受大宋的程朱理学的影响,宋朝虽然军事羸弱,却被东瀛深深的折服,东瀛折服于华夏灿烂的文明和先进的科技。

南宋亡国,自诩为大宋文化继承的东瀛,为南宋亡国的皇帝举行国丧,元太祖忽必烈多次派人招降,东瀛小国,以自己是大宋的藩属为由而不肯臣服,至于忽必烈组织两次大讨伐。

郝十三也知道,不应该以后世的眼光看待时下的东瀛,毕竟此一时彼一时,口称“失礼!”又道:“你切说一说,东瀛现在是什么情况。”

南宋的陈宜中流落东瀛,复国无望,于是流落在东土,逐渐也成为东瀛的望族,陈思宋出生于东瀛,又为东瀛南朝后村上天皇的幕僚,自然把东瀛的情况说的明白。

忽必烈两次东征东瀛时,东瀛的执政为镰仓幕府时代,镰仓幕府虽然在飓风的帮助下,击退了两次讨伐,幕府统治,却也风遭到沉重的打击,至于雨飘摇,原因在于自认为有功的武士阶级,没有的得到应有的封赏。

东瀛的幕府时代,由军事最高的指挥官征夷大将军开府,称为幕府,天皇只成为国家的象征,更像是一个花瓶,军政大权掌握在幕府手中。

后醍醐天皇见幕府通知有所动摇,想要收回镰仓幕府手中的权力,由天皇掌握手中的大权,因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